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黎行记(其二)

(2011-06-13 05:43:41)
标签:

卢森堡公园

旅行团

战神广场

艾菲尔铁塔

巴黎圣母院

分类: 流言(信笔而至的闲话)

忽然很不想马不停蹄的到处拍照。

 

在香港机场时,看着机场外的落日,看着给晚霞染成金色或红色的机翼,就想拍上几张,但看着手里三百块钱手机拍出来的惨不忍睹的样子,忽然死了心。这样更好,正好可以躺在窗边享受一个多美的黄昏,让照片都见鬼去吧。

 

在别人看来,我没有一个很好的相机,在巴黎到处走上一遍,连张好照片都没有,是一种遗憾。但在我看来,如果为了拍几张很平常的照片,而没有全身心地让自己活在这个城市,那才是一种遗憾。如果要拍风景,我不擅长摄影,无论在哪里,一定有人拍得比我更好,我又何必多此一举。如果不拍风景,又何必把自己和风景摆到一起,我一向认为,只有年轻而又美丽的女子,才是能够入画的。

 

或许这就是旅游和旅行的区别吧。旅游是去一个地方,拍上几张照片,然后出来,再去下一个地方,再拍上几张照片,然后出来,也许会买点东西,也许还会上网发一些照片,每张再附一些说明性的文字——他们管这个叫游记。但是世界上那些最著名的游记,却都是没有照片的,而如果真要附上照片,也许反倒是一种损害,因为一个本来能够无限丰富的世界,就被几张照片锁死了。所以我宁愿称自己的东西叫行记,比起在著名景点拍照留念,我更喜欢看街景,看行人,看着这里的人们是怎样地生活。比起用一个好相机来卖弄自己的摄影,我更希望让这个艺术的城市来打磨我的文字。说句体已话,如果梵高有一个单反相机,说不定就没有那些著名的画作了,如果用一个快门就能再现清晨和黄昏里的色彩和光影,又何必一点点地运用自己的画笔呢。

 

巴黎这个城市固然适合旅游,她的景点很密集,靠两条腿的力量,一天跑上六七个景点没什么问题,不象其他的一些风景区,大部分时间都在车上度过了。但这个城市更适合旅行,除了艾菲尔铁塔下有几个黑人在推销纪念模型,先贤祠里有一处卖纪念品的,几乎见不到国内常见的那种景区商店,巴黎人该做什么还做什么,仿佛游人与他们无关似的。战神广场上有许多少年在草地上打橄榄球,而卢森堡公园里圈出好几处运动场地,附近的大学生在网球场里打球,外面则有许许多多的椅子。这里未必适合拍照,却很适合从心所欲地行走,累了随时都有地方坐下来,观察和代入当地的生活。

 

和国内景点不同的是,这里很少能见到旅行团。国内景点几乎都是旅行团,虽然每次都有意不跟团前进,但还是会屡屡和其他的团走到一起。在这里,只有巴黎圣母院前面见到了好几个旅行团,其他各处,则几乎没有什么团——也许是旅行团不屑于那些地方吧。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巴黎人不屑于做旅行团的生意,因为所有街道,路标,景点铭牌,巴黎历史介绍,都没有一句英文,景点的说明书,除几处教堂外,也都是法文。逼得外国人只好和我一样,去硬记这些法语单词,一路上很少有人问路,倒有很多人和我一样,拿着张地图在四处找路,同时硬记住了不少法语的单词。

 

但要说巴黎人对外国人多么不友好,多么不照顾,似乎也不是。有一种观光巴士,就可以在著名景点停下来,随便你看多久,然后再上来,去下一个地方,只要是同一天,就不用再花钱。这种观光巴士是双层车,而上面一层是完全敞篷的,可以尽情的看街景。而且几乎所有的酒吧,比萨店,都在路边用植物和花卉围成一个空间,里面放上桌椅,行人可以一边浅斟慢饮,一边看着街头。或许这才是巴黎人认为应该拥有的旅行方式,旅行就应该活在当下。“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去啥都不知道”,结果无非就是在自己想去的地方时,在本该从容沉醉的时候,却用来拍照,而等到已经不在那里时,再回头在照片上找感觉,而照片效果再好,又怎及真实场景之万一。

 

所以这篇行记索性也不必管什么图片的事,如果徒以照片炫人耳目,也许反倒证明了文字的贫乏。既然是闲闲的行的,索性也闲闲的写,还是象流水账一样,记下这两天的感想与见闻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