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悲哀在哪里
张乐人
几天前,住在湖南老家的80多岁的父亲走路时不慎摔了一跤,据说是后脑勺着地,摔得不轻。送到医院检查,医生说,幸好,没伤着身子骨,但脑部受了震荡。我是学过医的,知道“后脑勺着地”的危险,赶紧打电话回去,交代要住院观察。父亲却怎么也不愿住院,坚持回家。他说:“你们放心,我死不了的,不用担心。”
父亲平时性格平和,但外柔内刚,一旦做出决定的事可以说是“八头水牛也拉不回头”。我这个做儿子的是再了解不过了。父亲的倔犟是男人的通病:硬扛!
硬扛,成就了男人的伟大,也铸就了男人的悲哀。
人类社会自从进入父系社会,男人便被赋予“顶天立地”的角色:上至国家、城市、单位,是栋梁,是领导者;下至家庭,是一家之长,是女人孩子的靠山。“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是男人的雄才大略;“英俊潇洒”,体现的是男人的气质;“居天下之广屋,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那是孟子笔下的大丈夫气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则表现出以孔子为代表的男人的自大……
时代进入21世纪,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已提倡男女平等。然而,现实中却还是处处体现“男尊女卑”:“望子成龙”依然是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期盼;“男儿有泪不轻弹”依然是社会对男人的情感压抑;“靠住男人坚实的臂膊”是娇小女人对丈夫的渴望……
或许每一个努力的男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单位,你必须拼搏、步步高升,方显男人本色;在家里,你必须挣大钱(尽管现在许多家庭是双职工,男人仍然必须是挣钱的主力,否则会被老婆瞧不起);就是夫妻生活,你也得体现丈夫气概,即使有时力不从心,也只能硬撑……
于是,问题就出现了:男人工作超负荷,身体可能就吃不消,轻者亚健康,重者生病,甚至早逝(媒体报道:“国嗓”罗京去世时年仅48岁,著名演员傅彪42岁就因肝癌走了,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耀文享年仅59岁……);男人在家庭中充硬汉,往往弄巧成拙,惹来妻子的抱怨,家庭亮起了红灯;不少男人还在心理、精神上出现障碍(如福建南平“杀人恶魔”郑民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今年6月20日是父亲节。本刊6月号特别策划了“男科疾病”专题。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男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疾病,31%~40%的青年男性患有前列腺炎症;50%左右的40~70岁男性出现不同程度的ED(阳痿),许多人还出现了明显的更年期综合征……
医学专家认为,男人的很多疾病是由于不善于自我调节与释放压力造成的(比如无法像女人爱哭);社会心理学家则指出,男人的压力,不仅在于中国传统文化惯性思维的作祟,更在于在这种文化薰陶下的男人形成的自觉或不自觉的“硬扛”思维。
这,无疑就是男人悲哀的症结所在。正是这种“硬扛”思维,使男人找不到北,找不到自我的定位。越位行为自然就酿下了苦酒。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之所以成为经典名篇,除了作家情感细腻以外,恐怕还在于真实生动地刻画了父亲(男人)柔弱的一面。
这,希望引起天下女人的注意,更多地理解与关爱男人;也希望天下男人以此为鉴,得悠着点就悠着点,自爱珍重!遇到压力实在无法排解时,就像刘德华唱的《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不妨哭哭吧。
老家来电话说,父亲已无大碍,我暗自庆幸。祝福老父亲!
刊于2010年6月 第5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