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丹兰佛塔--毛淡棉最高的佛寺,欣赏萨尔温江日落的好地方
全球著名导游书LP这样描述缅甸第三大城市--毛淡棉:“一侧是高耸着佛塔的丘陵山脊,一侧是海洋,中间则满是清真寺和斑驳的殖民时期老建筑,毛淡棉恰如一幅独一无二的风景画卷,美丽而忧伤...。事实上,这样的环境的确造就了两位史上最出色的英文作家--乔治.奥威尔和鲁德亚德.基普林。奥威尔在毛淡棉居住了若干年,他发表于1936年的著名散文《猎象记》,写的就是他在毛淡棉担任警官时的一段经历。而他家庭的下一代亦是在这里出生并长大。毛淡棉从那时到至今,变化不大,有说如果想知道英国殖民时期的生活是什么模样,毛淡棉会将一切活灵活现展现你面前...。”
依山傍海的毛兰棉是缅甸的港口城市,莫塔马湾重要港口,地处萨尔温江,吉英河与阿特兰河的交汇处。
缅甸孟邦首府毛淡棉-Moulmein,其实念做“毛兰棉”or摩拉棉更易听懂。山丘佛塔大桥构成的图画好美!
毛淡棉的大巴扎--最大集市,缅甸无论城乡的大小集贸市场里,别说空调,就连电扇都鲜见,怪!室外日头热辣辣,漫步市场中,我却不觉得有多热,其一,缅甸的房屋通常高大,比较通风吧!其二,想必是佛教信仰带给人们心灵平和,心静自然凉,摊主们看上去也是一幅心平气和模样,这样的气场弥漫集市,拂去了热天的燥热,令人心静,自然身心都不感到热了吧!嗯,味觉迟钝嗅觉灵敏的小动物,在哪里都很容易感应气场的...。
毛淡棉地标-壮观的清真大寺,港口城市毛淡棉,自古以来就有阿拉伯人印度人华人等来此经商-从事贸易。
这居民区的穆斯林莫非较拮据?无力修造宏伟的清真寺,只是修个小型宣礼塔,其旁是简易伊斯兰礼功厅。
毛淡棉经济型客栈少,适合背包客的是许多导游书推荐的这家“清风旅馆,萨尔温江河畔的漂亮蓝色老宅。
曾经当地富商的大宅,而今其子继承,成了背包客熟知的旅馆,从阳台观赏萨尔温江的落日夕照,好美!
二楼阳台系早餐处,关着门的房间是老板的佛堂,清晨的江景也是早餐内容之一--视觉早餐。

早餐每天不变,面包片,果酱奶酪,煮鸡蛋一个,咖啡和茶

旅馆老宅天顶高大,显得空间凉爽,缅甸民宅大都顶高,透气,二楼是老板家的居室与客厅以及厨房。
老板家客厅一隅。每天老板必来阳台,与早餐的游客寒暄,永远都是哲学命题:从哪里来?要去哪里?
清风旅馆是毛淡棉最早的经济型客栈,人气不错。那日,我坐在客栈这大堂翻阅一本2019年日文版缅甸导游书,同住“清风”的一男日本游客以为我是日本人,热情与我聊天,得知我是中国人后,自此出出进进不再与我打招呼,跟不认识一样,无视我存在,哦,原来不少日本人也讨厌中国人嘛!(只知道国人不少恨日本人...,)

住宿三天,有些浪费,天热,摩的太晒,打的嫌贵,活动半径大大受限...。

单人间(公用洗手间),每晚8.5美金,包早餐,因紧邻萨尔温江滨河大道,过往车辆噪音难免。
左边“清风旅馆”老板的车库,近十辆各种类型的车,还有摩托车,很有英国绅士气质的老板委实有钱,他还像一个流动“银行,总有在泰国打工,日本留学的当地人,拿着泰铢日元来此--向客栈老板兑换缅币。
毛淡棉市区中,殖民时期建筑比比皆是,每天,我从客栈旁去主道,必经这条臭气熏天的'小河沟。

常常光顾的小食肆,鸡汤米粉很美味
“清风旅馆靠江边,观江景是其利点。
萨尔温江夕阳西下时,江边夜市摊主陆续上班了,靠江靠海,河鲜海鲜必是招牌菜肴。烧烤不乏。

20多万人口的毛淡棉,大约75%是孟族人,此外还杂居着克伦族,缅族,印度人,华人以及其他少数民族。
萨尔温江落日。西方游客个个都那般迷恋任何地方的日出日落...。“清风旅馆”二楼阳台也是观日落佳处。
(分明所宿仰光的“瑞悠”客栈距离仰光火车站不太远,我却”神经短路”--没有乘火车来毛淡棉,而是多余花钱费力去老远的仰光客运站坐空调大巴来此,近8小时车程(路况不太好),下午抵达毛淡棉车站,下车都想呕了,实在没力气讨价还价电动三轮,Go,Go,Go!只想赶紧去旅馆休息,好在电动三轮车一跑起来,江风呼呼,大大醒脑,这才消解了数小时长途大巴的不适...。but,攻略不足,毛淡棉英殖民时期的老建筑最集中的区域,我仅仅路过,其实根本就没有好好去欣赏,天热人懒还吝舍......,当然,毛淡棉之行主要是为了造访那所著名“禅修的国际大学”--帕奥禅修中心。)
(流水账以上)
谢谢来访! 吉祥如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