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达通佛塔紧靠仰光港区域--仰光“水上巴士”始发站
百年老港--仰光港,曾经作为东南亚地区的重要港口而繁盛多年,它兼有海港,河港功能,(南距安达曼海莫塔马湾23海里,万吨级海轮可候潮入港)。仰光港港口宽阔,有延伸码头13个,吃水9米的万吨远洋轮可直抵城下,全国30%的稻米,矿石,木材,棉花等输出和贸易多在此进行。
素有海港与舰船情结的小动物,还心仪仰光的老建筑,自然要溜到仰光港一隅,追忆”一番仰光曾几何时的繁荣...。
(上图:远眺仰光著名的波达通佛塔右端仰光港的吊车,集装箱(货柜车)
缅甸为了开拓旅游市场,恢复了仰光河的“水上巴士”,游览船式的短途客运轮船,个巴钟头跑完一程。
事先未查到“水上巴士”运行时刻表,所幸客栈离码头不远,这日早早来此等候,黄船就是“水上巴士”。
“水上巴士”乘风破浪行驶在仰光河,啧啧!好壮观的河岸货仓!遥想当年,仰光港该有多么繁盛啊!建于1852年的仰光港--缅甸最大港口,系缅甸第一商港,亦是世界主要的稻米输出港之一。
尽管而今货仓有些寂寞,货运今不如昔,但百年货仓仍在发挥作用。19世纪时,就连泰国出口的大米也在仰光港装运。(现今诸多集装箱堆放港口的大码头。

仰光港有供海洋船使用的岸壁码头13个泊位和两个定船泊位,包括4个稻谷泊位。

亲切的货轮!早年工作武汉,曾与船用辅机--吊车锚机绞车螺旋桨等打交道多年,至今都对一切舰船以及港口亲热不减......。仰光港的码头线很长,各个码头吃水规格不一,能够适合各种货轮停靠。
轮渡客运码头,每日从早到晚繁忙地运载两岸乘客,河对岸村落城镇不少,大量船客都要往来两岸。
客运轮渡大船全是日本提供,莫非新旧都有?所以,日本游客乘船免费。(日本在缅也有企业)

新建的客运轮渡候船厅,据说也系日本资助。日本一直对缅甸援助很大,所以,缅甸人的亲日情很浓...。
缅甸水力资源丰富,但比较贫穷,政府没钱建造大桥,听说韩国将帮助缅甸在仰光河新建大桥。
光凭轮渡不足应对客流,河对岸那些渔村乡镇的居民,都需过河上班或经商,购物or办事,所以仰光河沿岸还诺多小码头和水上的士穿梭往来。外国游客过河,大船小船都比当地人船票价高许多。(日本游客免费)
当地人轮渡票价单程:100缅币,我等游客是往返4000缅币(十几元人民币)。缅甸政府无力造桥,自当补贴民众轮渡交通费用。(我类游客无资格享受缅甸政府的福利,所以就得交够船票费。
30年代仰光遭受严重的地震和海啸重创,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又成为同盟国和日本的战场,虽然之后进行重建,但再也无法恢复成为过去英国统治时期的商业重镇。加之20世纪缅甸军政府所采取的“鼓励”政策,更让仰光经济一蹶不振...。

眺望岸边滨河大道上缅甸海关与港务大楼,滨河大道上一长排的英式老建筑,煞是壮美!

缅甸政府海务部(国家港务局)
风采依然的西洋老建筑
煞是气派的缅甸港务局!百度一下,哦哟!难怪,如此宏大的办公楼,海轮进港要提交的文件何其多!
仰光港滨河大道最醒目的地标--蔚为壮观的缅甸港务局(国家海务部,昭示着昔日仰光港有过辉煌!
过去式与现在时的缅甸海关总署,英式老建筑之一,颇有历史美,哪里的海关都威仪十足...。
紧靠仰光港的滨河大道,集中了不少当年的英式老建筑,英国大使馆,奥地利大使馆也在这附近。仰光历来都是全国贸易中心。

(马路尽头隐约可见仰光的中心--金色的苏雷佛塔。
尽管历史上日本入侵过缅甸数年,但是,日本政府多年来一直给缅甸捐款不少,且帮助缅甸建工厂,造大桥,修学校以及很多日本义务志愿者到缅甸帮助建立医院,给缅甸人免费治疗等等,因而缅甸人对日本人深怀好感。(仰光的日本人学校--幼儿园,小学中学一体化的日本学园,有援缅日本人的子女200多学生就学)。
龊摄拙笔,难为捧场!
吉祥如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