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陀“耕耘的土壤”--India

(2016-08-07 07:00:03)
标签:

印度总统府

国家机关集中处

清幽宁静环境

对称美建筑

分类: 独行南亚东南亚
佛陀“耕耘的土壤”--India


     有问:“哪一种东西在印度之外最能代表这个国家?”印度人的回答:“头脑",瑜伽, 宝莱坞, 咖喱(头脑,想必是指其IT技术的先进...)。

       众所周知: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和中国的制造业在世界上的地位相当,但两者的技术含金量却未必可同日而语。旅游业系印度第二大服务产业,其规模仅次于印度人引以为傲的软件外包业。而今,印度国粹--瑜伽也成了一种著名的文化产业(非盈利为主),日益走红世界,古老的生命科学瑜伽,印度的骄傲,响亮的名片!


佛陀“耕耘的土壤”--India

        
    新德里印度总统府一带,住宿在热闹的帕哈尔纲吉(新德里火车站附近)的小动物,一来到这里,宛如进入另一个星球一般,绿草如茵,秀美养眼!

    佛陀“耕耘的土壤”--India


   
好难得在新德里总统府一带看到鲜花了!终于,终于视觉靓丽了,听觉宁静了!...


佛陀“耕耘的土壤”--India


        独自火车旅行在印度东部,北部,中南,西北一些地区,满目多是缺水的感觉--干涸,满耳是喧嚣嘈杂,尤其摩托车与突突车的噪音,那个头痛呵,不摆了!(川话:不提了),恨不得白天都欲戴海绵耳塞。(额的夜卧三宝:耳塞,眼罩,西洋参切片--含服)。

   
佛陀“耕耘的土壤”--India
    
   
      总统府一带十足对称美的建筑,小动物的最爱!印度国家机关,政府部门办公楼大都集中于此。


佛陀“耕耘的土壤”--India


        印度,世界第一充满矛盾的国家,悖论很多,处处令人费解...,难怪!印度国家旅游局对外观光宣传词赫然醒目: Incredible India--不可思议的印度(很到位的自我解读,到底是一个灵性的国度。


佛陀“耕耘的土壤”--India


     一个近13亿人口大国,到处人满为患之感,而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竟似"门可罗雀”!(非周末哦)。 如此安静,想必印度诸多宗教之积极作用分担了不少社会问题吧!其二,印度电脑以及通信技术发达,基本上无纸化公务--全系电脑网络办公,省去上门办事等繁杂了?or 印度自有其独特的管理方式?
佛陀“耕耘的土壤”--India


          东方古国之一的印度,历史文化遗产比比皆是,古老寺庙和城堡以及昔日皇宫等遍布全国,无不显出一种饱经沧桑的丰富。久远,厚重,干涸的大地上,大自然的主色彩皆是土色,也是大地最本源的颜色。


佛陀“耕耘的土壤”--India


       由总统府一直通往印度门的笔直大道分外安静。,一种大美! 如此宁静,久违的寂静,对独自一个多月印度之旅的我,如同一种听觉视觉享受!感恩生活!感谢生命!


佛陀“耕耘的土壤”--India


         远眺印度门。宽阔的“国家大道”直抵印度门,是印度国庆,建军节等大型庆祝检阅之类的重要集会举行场所,左右通常是是观礼座,观光坐席……。6.21.世界瑜伽日,这里是万人瑜伽习练的庆祝场面,甚是壮观!


佛陀“耕耘的土壤”--India


        远眺总统府正门,这条宽阔而笔直的“国家大道,连接总统府与印度门。虽大道只有几十米宽,但分布着许多政府机构,诸如外交部、国防部等。  


佛陀“耕耘的土壤”--India
                                                      
             

      印度总统府,犹如北京中南海,咋游人寥寥无几?印度文化遗产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太多靓丽寺庙和胜景需要朝拜和观赏,眼睛咋够用哩?!无论西方游客还是印度人,许是木有更多时间拜到这里吧!只有我类对古寺古迹有些视觉疲劳又恐惧噪音者,才会摸到这里来享受一下身心的片刻清静吧! 


佛陀“耕耘的土壤”--India

 

         印度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总统府。原为英国殖民时代的总督府,印度1947年独立后改为总统府。面积约2万平方米,内有340个宫室、227根画柱、35个凉亭、37个喷泉、3000多米长的长廊。此外,还有一个长400米、宽180米的莫卧儿式样的庭院。据说每年1月,庭院对外开放。

                     

佛陀“耕耘的土壤”--India
 

        总统府莫卧儿式庭院的围墙上装饰有诸多大象雕塑,东南亚许多国家大都有大象崇拜,象寓意财神。


佛陀“耕耘的土壤”--India


       国会大厦?看多了几乎人口爆炸的印度人,步履匆匆忙着敬神,四处的印度教庙宇整日都不乏拜神信徒,咦?这里,肿么静呵!莫非印度政府远没有中国政府那么头疼?(毕竟有宗教力量协力呵...。


佛陀“耕耘的土壤”--India

                                                             多似英殖民时期建筑风格,很有庄严感...。

    
佛陀“耕耘的土壤”--India 佛陀“耕耘的土壤”--India

                                             对称美建筑,赏心悦目......
佛陀“耕耘的土壤”--India


    印度,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可求助神,一切问题的根结都是人心,而这些也离不开宗教的教化作用,诚然,宗教既是“精神鸦片”亦是“精神钙片”,有人视为迷信,有人看作智信,但宗教的德治力量不能小觑!


佛陀“耕耘的土壤”--India


        时值冬季,小有雾霭,额贪婪呼吸总统府一带的清幽宁静气息,久久徜徉于此,简直不舍离去...。
    

佛陀“耕耘的土壤”--India
          

        无论在世界哪里,只要有网络,即可入印度铁路订票系统预定半年以内的印度火车票.(卧铺硬座皆可)。所以,每年造访印度的西方游客和亚洲发达国家的背包族游客,真不知是来中国旅游的N多倍!


佛陀“耕耘的土壤”--India
                                                                                      静美的新德里一隅
 

      一中国作家访印度与其印度导游马尼士(毕业于印度德里大学中文专业的准中年男)有如下对话:
 

         作家:  为何印度建庙不修路?

       马尼士:  路是通向财富的,不重要;庙是通向神的,很重要。

        作家 :  那印度怎么发展呢?

    马尼士:  如果发展,结果变得像美国一样,钱很多,很强权,但一点没有文化。

              人没了文化,活着还有什么意思?美国以不到5%的人口而消耗人类25%的

                     能源,它在严重伤害人类。

                 印度已经存在了7000年,美国决不可能存在7000年...。

    马尼士   你有很好的想象力,但在宗教的境界里,你想象力的长度是不够的,

                印度宗教产生的情感是印度之外的人很难理解的,也常常是格格不入                      的,这来自于世俗人生理解力的有限性,对自己看不懂的东西,

                        最好是保持一点敬畏...。

          ......      ......    .......     ......      .......    .......



               谢谢惠临!吉祥如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