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金字塔---迪奥狄华肯(墨西哥)
地处墨西哥高原的迪奥狄华肯(也叫:特奥提华坎),是印第安文明的重要遗址,其繁盛时期可与中国当时的长安相比。它建于公元一世纪末,7世纪上半叶灭亡。 迪奥狄华肯的兴起与玛雅文明差不多同期,但却不像玛雅那般在广大的中美洲丛林四处开花结果,迪奥狄华肯文明就只有这么一个同名的大城遗留下来,彷佛是贵精而不贵多。
迪奥狄华肯到了公元250—600年间发展至它的高峰,是当时美洲最大城市和世界第六大城市。公元600—900年间渐被弃置,居民迁往四周地区。后来阿兹特克人(Aztecs)来到时,十分惊叹它的伟大,称它为迪奥狄华肯,其意是“众神之城”或“众神的居所”。
太阳金字塔与死亡大道--迪奥狄华肯
古城迪奥狄华肯布局严整,呈棋盘格状,北起月亮金字塔(月神庙),南至死亡大道(黄泉大道)长大约3.2公里。一条东西走向的建筑与这条南北中轴线交叉。
黄泉大道北端的月亮金字塔
(月神庙)
考古学家在月神庙(月亮金字塔)中还发现了人类骨骸等物品,最令考古人员吃惊的是,他们在遗址中发现了许多云母,云母的产地是巴西,这更增添了神秘色彩。
迪奥狄华肯古城是美洲第一个真正的城市中心,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墨西哥政府陆续挖掘出了这座迪奥狄华肯古城遗址。该古城1987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古城遗址各建筑群,形体简单,内部对称,韵律感极强。
月神庙(月亮金字塔)
迪奥狄华肯文明使用的是与马雅文明类似的数学符号,也同样使用260天为一年的“神历”和365天为一年的太阳历,或许是受到更古老的奥尔梅克文明所影响。但是,迪奥狄华肯文明没有像马雅人一样刻制纪念碑和使用象形文字,从而使考古学家对它的认识很少......。
公元150至200年,迪奥狄华肯人口曾达到20万人,其城市之大居当时全球第六位,在这段期间,人们大量开发自然资源、增加农业生产量、新技术的发明和建立贸易系统,到了公元4世纪时,迪奥狄华肯的文化版图几乎遍及中美洲各地,甚至还扩展到现今危地马拉的马雅城市蒂卡尔。
迪奥狄华肯被这条死亡大道划分为四块,整座城市约20平方公里,迪奥狄华肯古城遗址是根据反映天体、地理和测量等等关系而进行布局的。在城市的建筑与设计方面,不仅强调了民族的崇拜和信仰文化,还考虑到了自然规律,体现了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
在月神庙附近还发掘出了澡堂、戏院和完善的下水道系统等等。
太阳金字塔(日神庙)面积与埃及大金字塔相当,但高度仅有大金字塔一半。据说大约到了公元700年迪奥狄华肯开始走下坡,很多推测说是因为城市过大无法负担所有居民的食物,亦有说时遭到外部入侵....
远眺太阳金字塔--日神庙(车拍)
当阿兹特克人(Aztec)在14世纪时建立起他们的首都特诺奇提特兰时,迪奥狄华肯已是一个荒废的城市,因此开始重建,将迪奥狄华肯变成阿兹特克帝国的宗教祭祀中心。阿兹特克人相信这个荒废的城市是由神明所建,因而为此地命名为:迪奥狄华肯--“众神之城”。
太阳金字塔四边形层叠平台, 每层向上收缩,当神殿和祭坛之用。祭司在日神庙(太阳金字塔)塔顶祭祖太阳神,雨神和战神,并举行活人祭仪式。
(低能小动物被2000来米的海拔“高反'击倒,脚踩棉花头晕目眩,莫得力气与众团友一道登日神庙,便坐在其对立面石阶,“沐浴”墨西哥热辣辣的太阳,对望日神庙,任由思绪恣意飞扬,让灵魂穿越到远古.....)。
第一次见识仙人掌果,红彤彤,大的塞似苹果,小的如同花红或海棠果,那仙人果干果脯呵,才叫好吃!
从车窗赶紧再最后一次咔嚓!--日神庙
迪奥狄华肯是著名的中美洲文明遗迹之一,一向被认为是阿兹特克帝国伟大的遗迹。建于中美洲后古典时期的迪奥狄华肯太阳神庙,是当今世界上的大金字塔遗迹之一,而月亮神庙则大约建在古典时期。
辉煌一时的(特奥蒂华坎)迪奥狄华肯在公元650--700年间,遭到外部入侵,城市中全部建筑几乎被毁,这座古城被遗弃,而今重新修整一番后,迪奥狄华肯城市遗址得以再显风采.......
谢谢惠临! 吉祥如意!
流行于中美洲的名曲《关塔那摩那》,出自古巴乡村的“瓜希拉舞曲”,
带有浓郁西班牙色彩,不但是排箫主奏,亦有马林巴等打击乐协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