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尔多瓦首都--基西讷乌的中央公园一隅
幸福相对论认为:不幸之地之所以能让人心情“振奋”,是因你会发现比自己“痛苦”的人原来大有人在...
造访那些“不幸”的国度或穷苦地区,是想看看TA们是怎样在用一种自己的方式追求快乐,因为智慧还产生于困苦或悲痛灾难之中以及贫瘠的的地方......
带着对欧洲“最穷”之国--摩尔多瓦的一些“负面陈见”与好奇,赶上一个机会来到了东欧一隅的摩尔多瓦,这是个与欧洲最富有的国家卢森堡一样,都无法在地图上找到的国家,但依然不乏其魅力与特色!
请记住摩尔多瓦名片吧!
世界葡萄酒王国---出产优质葡萄酒的故乡摩尔多瓦;
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的民族英雄---与拿破仑媲美的伟大军事家斯特凡大公;
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曾被流放摩尔多瓦数年,那里有普希金博物馆,故居,庄园等
摩尔多瓦的新鲜蔬菜与水果特别丰富;
有清纯可爱的美女(有曰:美得无法形容的靓女);
亲们,谢谢跟随野生小动物去浮光掠影地打量一下莫非我们尚比较陌生的东欧国家---遥远的摩尔多瓦...

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机场乘坐摩尔多瓦航空的航班,30人座小飞机,摩尔多瓦航空共有三种机型,小中大,航班不多,这样的小飞机航班不是每天都有...
摩尔多瓦的民族英雄---斯特凡大公纪念碑
小飞机上的空姐,可爱的摩尔多瓦靓妹!

摩尔多瓦航空公司在1993年成立并营运,定期航班服务往17个欧洲目的地。
“ 顶天立地”的摩尔多瓦空姐,飞机虽小,服务不少。

飞行在罗马尼亚上空,乌瞰田园风光,农地色块不错,农业国的罗马尼亚农业与农副产品都很丰富. 可惜受限,进入欧盟市场的不多......

欧洲时间凌晨3点抵达布加勒斯特机场,因时差前拨2小时,于是变成了清晨6点来钟,一直在布加勒斯特机场苦等来自摩尔多瓦的这小飞机,竟然晚点7个多钟头!!(该早上9:10起飞,因雾霾和其它不明原因,下午4点过才迟迟起飞),这下就令人沮丧之至了!(摩尔多瓦行程就才一天呀,次日上午就得离开),满怀对这陌生国度莫名的"初恋",我贪婪无比地注视窗外,直想把迷你窗户卸下来狠狠地拍照,从高空开始就竭力捕捉摩尔多瓦,(阴天轻霾,微单亦不给力,又对不起啦!总是蒙查查的照片,航拍嘛,尤其摄影家博友,忍着点哈!)

罗马尼亚的田园风光,不由得想起那首罗马尼亚民歌《
祖国大地美如花冠 》

摩尔多瓦共和国境内突出的地貌特点是丘陵和谷地纵横交错。境内有风景如画的丘陵、多岗平原、广柔草原和茂密森林.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农业历来是摩尔多瓦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

摩尔多瓦在葡萄酒栽培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葡萄种植纬度与法国酒乡勃艮第相似,土壤呈石灰岩和粘土特质,全国75%以上的土地为黑钙土,也是全欧洲黑钙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其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谷物、蔬菜和包括葡萄在内的各种水果的种植。

摩尔多瓦产葡萄出汁率高、风味佳,特别适合酿酒,特别是家庭土法酿酒,亦适合生食、酿酒、庭院、盆栽、长廊、公园等,还可做砧木,是真正的多功能葡萄,是目前为止用途最广的葡萄。(据说中国重庆曾有引进摩尔多瓦葡萄品种,至今也在栽种)。
你能发现酒窖 or
酒厂不?
摩尔多瓦葡萄酒口感纯正、质量上乘、价格低廉,生产的葡萄酒
95%用于出口,其中90%以上出口到独联体国家,
摩尔多瓦曾一度有“前苏联酒窖的美誉”,在整个欧洲国家都口碑极好。
法国十大名庄都有在摩尔多瓦贴牌生产,法国的波尔多和勃垦第地区每年也大量进口摩尔多瓦葡萄酒,俄罗斯每年
50%的进口葡萄酒来自
摩尔多瓦,不仅如此,
摩尔多瓦葡萄酒还销往世界各国,包括美国、加拿大、德国等等许多许多国家,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北京亦有销售代理商行)。
摩尔多瓦葡萄种植园近16万公顷,全国共有约150家葡萄酒厂,全国年产酒约35万吨,生产的葡萄酒达150多种之多!
其中高品质葡萄酒及已获注册商标的葡萄酒有90种.
在摩尔多瓦乡村城镇,当地家家户户都会酿造葡萄酒,以酒代茶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地下酒窖因此遍布全国各地,最有规模最有名气的地下酒窑位于首都基希讷乌近郊的克里科瓦大酒窑与其藏酒博物馆---摩尔多瓦的旅游观光第一景点,驰名欧洲。

(摩尔多瓦产葡萄酒---图自网络)
摩尔多瓦著名的克里科瓦大酒窖内的酒博物馆,收藏了653种保存年限已超过半个世纪的国内外各类名酒150万瓶。所有的这些酒都按酒龄分类陈列在隧道两侧。年代最久远的是1902年由耶路撒冷“Mogit
David”公司出品、当今世界上仅存的一瓶红葡萄酒,其价值达15万美元。
此次摩尔多瓦之行原本主打观光目的就是奔这个著名酒窖与博物馆,结果,结果这小飞机竟然晚点7个多钟头起飞!于是旅游行程全部泡汤,直令人生恨得“咬牙切齿”,终于领教了摩尔多瓦的“不靠谱”......

摩尔多瓦是欧洲大陆人均年收入最少的国家,近年来国民人均年收入快接近2000美金了。然而市场物价与百姓收入相比,贵得离谱!但是,摩尔多瓦人与邻居乌克兰以及前苏联共同体国家的国民相似,总是能接受诸多“不幸”的现实,并自己设法应对,例如找些副业,摆地摊,或者在郊区乡下弄块地,周末或抽空去种种菜以尽量节俭生活费支出...。

这茂密的林木,居住环境还不错,难怪!普希金当年流放在此,也赞誉过摩尔多瓦秀美的乡村田园景色,这是个令普希金爱恨交加的地方。(谁会喜欢流放地?但日久深情,尤其美丽风光不得不让人倾倒呵...)。
遗憾,近黄昏抵达,次日早上离开,如果来程时小飞机没晚点,就有机会在去往大酒窖与博物馆途中领略摩尔多瓦靓丽的乡村景色田园风光了啊!
唉..., 主,你在哪儿?......

终于踏上摩尔多瓦国土了!傍晚到达摩尔多瓦首都基西讷乌的机场,赶紧拍个的士专柜靓妹(征得同意),还有出租车服务专柜?小小到达厅外等客的车辆与拉客司机亦不少,旅游业,比我想象的景气呵...

初入眼帘的摩尔多瓦首都---基西讷乌的民居建筑,行人...
(车拍

很东欧的街道
(车拍)
高层民居建筑

罗马尼亚驻摩尔多瓦大使馆门口的执勤帅哥,一见我镜头立刻就掉头,(我在车上...),哼!拽哈呀?如果小动物我晚出生十几年,看你还扭头一边不?
有些80年代或90年代北京的小街或是中国某些城市的感觉,总之,很苏联!亲切!当今世界上能看见你曾经熟悉的旧景之国早已不多了(尤其国内除旧太甚),最典型就是朝鲜,尚可找到我们以前那些“温馨”记忆

摩尔多瓦啊摩尔多瓦!只怪你这个世界葡萄酒老大距离世界人口老大的中国太远太远了呵!否则,就可以像朝鲜那样常常得到中国大哥经济上拉扯一把,也就不至于路况...(但因腐败等原因,街上靓车亦不少).

清晨霾中:基西讷乌第一大道的斯特凡大公大道,左边议会大厦,右边凯旋门。

街角的售货亭,有点相似朝鲜,不少这样统一的售货小亭,物质不太丰富,且物价很贵。
历史上摩尔多瓦共和国曾分属于罗马尼亚和苏联,所以摩尔多瓦人除了自己的母语---摩尔多瓦语,大都会讲俄语。
摩尔多瓦人与罗马尼亚人同宗同文,都是达契亚人的子孙。有人说罗马尼亚语与摩尔多瓦语之间的关系,好比美式英语之于英式英语。 摩尔多瓦主要民族是:摩尔多瓦人,罗马尼亚人。
主要宗教:东正教。

摩尔多瓦---国会大厦
议会大厦Or 法院?

议会大厦
基希讷乌(CHISINAU)是摩尔多瓦首都,亦是主要的工业城市.以葡萄酒酿造,食品加工,化学工业,机器制造,建筑建材,金属加工,轻工等工业为主.生产的葡萄酒和水果罐头十分有名.
摩尔多瓦共和国位于东南欧北部的内陆国,现为独联体成员国。与罗马尼亚和乌克兰接壤,境内平原和丘陵相间分布,中部为高地,三分之二的土地为黑钙土。

摩尔多瓦靓女---多恬美的笑容呵!

一年一度在摩尔多瓦首都举行的传统葡萄节 (基西讷乌买的明信片
摩尔多瓦是国际葡萄酒组织(OIV)的五个创始国----摩尔多瓦,
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之中最古老的葡萄酒生产国,葡萄种植在摩尔多瓦已经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比我们熟知的如法国、意大利等的酿酒历史早了两千多年,被世人冠以“欧洲葡萄园”之称。
摩尔多瓦国土面积大概与中国宁夏省相当,整体印象与中国90年代初很相似。全国人口400多万, 但外出欧洲等发达国家打工者100多万,四分之一去了外国就业,因此,与欧洲唯一伊斯兰教国家的阿尔巴尼亚一样,外劳寄回家乡的外币---外汇收入是国家(摩尔多瓦)重要收入来源...。
(未完待续)
谢谢惠临!吉祥如意!
(本小动物原是只不开屏的雌孔雀,却硬要开屏---开评,让阁下“题词”,难为你了!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