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为莲花里的钻石,回归生命本源!

(2013-11-09 16:43:30)
标签:

喜乐与爱

生命本源

觉醒意识

感知世界美好

跟随自己本性

分类: 随笔拙写

 成为莲花里的钻石,回归生命本源!

                                                                             

     世界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在于人心的和谐。让人在生活中历炼中学习,觉悟自己的本源生命,将自我意识提升到同一整体生命的宇宙意识。宁静的心与爱才能让我们真正喜乐地生活,灵与身的平衡和谐才能让我们内与外,天与人合二为一。                                                                                                                                                                    莲花里的钻石》--要

                    成为莲花里的钻石,回归生命本源!

                                                                                                

     捧起《莲花里的钻石》,禅韵氤氲的装帧,智慧星火飞溅的文采与富有寓意的插画---独特的简洁美,分外让人宁静,即刻有一种无以言传的亲切感弥漫周身......。

   莲花里的钻石》系博友陈默老师(中国传媒大学哲学博导,亦获得“西方哲学博士”学位)首部生命体验式灵性经典,被誉为“当代国学高峰之作”。翻开这本精装的书著,惊讶惊叹惊愕陈默老师非凡的感觉不凡的知觉以及超凡的灵性!

    他以灵性体悟佛祖,体悟老子,体悟庄子,字里行间都充满诗意与智慧,他的文字,有一种超越时空的意境之美,有一种生命体验的颤动之美,具有感召灵性的魅力,是来自生命源流的话语,犹如醍醐灌顶,令我再受开示,亦坚定了自己依旧不懈追求生命本源的念想,继续朝圣路,以获得持久的喜悦,尽享生命的品质...。

 

     陈默老师的《莲花里的钻石》是一曲真,善,美的圣歌,聆听它,让我们看到:生命原本可以像莲花钻石一般纯洁,晶莹和闪烁!


    

成为莲花里的钻石,回归生命本源!


 

    陈默老师博客--沉默,是我很早缘识的博客之一,当独自旅行概览了一遍华夏全部省份,也“蜻蜓点水”观光了世界一小部分国家后,见识了些许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和林林总总生活方式,尤其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样态和穆斯林国家以及西方世界的生活观念,对比与此大相径庭的中国传统观念的生活形式与价值观,使我时而生出诸多困惑,自然就有了些心理落差且必须常常要切换思维...,于是,就时不时走进沉默老师博客---小动物的“心斋”,以找寻人生之路的“罗盘”,并平衡人的自然本性和外物追逐引起的精神散乱,不断夯实自己的人生旅步--不至于偏离了生命本源...。


 

      成为莲花里的钻石,回归生命本源!

 

 

      学贯中西的陈默教授一直在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大学讲学,被誉为用生命讲学的人,总是能启悟人心,点燃慧光...。陈默老师亦常常远足---游走山林,参禅悟道,《莲花里的钻石》是“来自沉默的说”,带来生命觉醒的讯息。请听,他在书中这样说:

     

    莲花具有“出污泥而不染”的超然品质。真正觉悟生命之道的人,她在尘世中生活,但她不属于尘世,他活在道中,只是存在,像莲花那样超然。他在世界中,但世界染着不到他,他心中无世界;...

 

     莲花从心里绽放出来的就是爱!人一生所要学习和成为的就是爱!,你给与的越多,存在给予你的就越多。爱,你越欲求,索取,越不可得到。人最终要达成的,正是莲花里的钻石,爱的开花,永恒无尽的喜乐!

 

     莲花是柔软的,细微的,敏感的爱。一个有爱和慈悲的人具有温柔美和优雅,老子的道像水一样柔软,佛陀的慈悲具有温柔的优雅,耶稣的爱是如此温暖亲近。他们的力量是莲花的力量,是生命的力量,他们的力量全都是爱与和平,而不是自我意志的征服力量。

     

    ......那天真是你生命本源里的,它一直在,是你向外走得太远而忘记了它。你会重回天真,像小孩的眼睛一样清澈透明,世界也因你的意识的纯真而变得美好。


     

      成为莲花里的钻石,回归生命本源!

 

 

     真正的喜乐一定来自生命本源的存在。真正的快乐与权利,金钱,荣耀都无关,它只与永恒的存在即生命

本源相关....。

             走向内在的宁静吧,爱的花就是在宁静的生命之光里生长。

    每向宁静心走一步,喜悦就增强一点。当你向内走得足够深,接触到自己生命之源,那内在的狂喜能量会开满无数多的花朵。

 

     超然物外,心中无尘世。心完美,世界就完美了。不是改变世界,只是让心充满喜悦和爱,世界就完美了。无欲世界是让你修心,满花满月的心就“无欲”,“无我”了。

 

     生命是一个礼物,不是人应得的。生命是携带着丰富的宝藏:喜悦,爱,天真的智慧,美的感受和创造力,以及永恒的宁静,极乐都隐藏在生命里。我们要找到自己生命的宝藏,实现生命本具有的潜能,裸露自己的生命,享受它,感恩它!

 

     喜乐不需要原因,喜乐是生命的品质喜乐是一种享受的能力。喜乐是生命的泉源,永不枯竭。生命的泉源一直在那里邀请你享用它,渴饮它,它就是永恒创生的“道”。可人类的悲剧就在于错过它,从来不去接近自己生命的泉源,总是欲求生命之外的东西和目标。人与自己生命分离,过一种大脑分裂的生活。

 

     不要活在大脑里,要活在生命里。生命是由细微的感受组成的,让生命能量畅通。体悟生命,用心感受,聆听,触动。从大脑生活移向生命感受生活,这就是转换。


 

 成为莲花里的钻石,回归生命本源!   

 

     城市的高楼大厦是囚笼,是死掉的生命。只有山谷崇岭依然鲜活。我们感受自然天地的灵气,我们行走天地之间,我们成为万物灵长。一草一木一鸟都是灵动的,鲜活的,更具生命力。

 

     我们生命就是体验这价值,我们的大脑要臣服生命。

     

     生命本来就是完美的,是一圈一圈的能量波动的圆。锯开树桩就能看见,劈开石头就能看见!可人从不在此时此地,从不活在生命里。人总是被欲望带向未来,带向远方......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宇宙,外面的宇宙是物质的,内在宇宙是灵性意识的,正是一个有无相生的太极。

 

     生命如此奥秘,作为人的生活却过得如此沉重而悲哀。人只是过外部大脑欲望的生活,从来就错过生命内在的生命本性,灵性意识还没有开花,里面的意识还在黑暗里昏睡。千万年来,开悟的大师们就是要人:生命意识觉醒!

     每个人必须探索你自己,探索那条路。如果你快乐.喜悦,如果你的整个存在渗透出喜乐与安宁,在存在中如鱼得水,你就跟随了自己的本性。

 

     喜悦都来自生命的本源,来自存在。如果你不静心,将生命能量都耗费在占有,争斗,恐惧,焦虑,野心,达成,贪婪,嫉妒,色欲,仇恨,外部关系上,你将无法储藏喜悦和爱的能量。静心会将这些能量转化成你内在喜悦的能量,静心里会升起爱的芳香。这时,喜乐会从内在本性最深处发生。



     成为莲花里的钻石,回归生命本源!

 

       爱是极度喜悦的感受,但必须在自由的空间里成长。
              生命是活生生的自由和喜悦,它会自然本想喜悦的感受中。


     爱里没有自由就成了强制的占有,没有人生下来是为另一个的理想.为另一个人承担责任而生活。

 

    爱要生长,就要给对方自由。没有自由的爱,如何能爱?是让人背负十字架吗?天国令人憧憬,是因自由美好;没有自由,谁愿意去?无论多么可爱的人抱在怀里,没有自由,时间一久,爱人就在怀里变成石头!

    生命需要呼吸,需要自由。爱是心灵的歌,爱属于灵魂。爱不可强迫,也不可买卖。金钱能买到性,不能买到爱。

       爱是两个人的不在,只有爱在。两个自我的人只能是战争,无法爱。

      爱是深深的和谐,是一阴一阳的太极,不离不弃。不离不弃的和谐是内在生命的和谐。

 

    活着的意义就是觉悟:永恒无形的“道”的存在,如是来,如是去,是一个圆环,开始与终结是同一个地方。觉悟这个“空无的道',永恒的道。人真实的灵魂就在“道”中,别总是让欲望拖着身体的壳在世间追波逐浪,不要挤拥在匆匆过客的桥上,回家吧,每个人的灵魂深处就是永恒的“空无之乡”。 



成为莲花里的钻石,回归生命本源!

 
     (以上风景图片窃自摄影家“河边”博客,谢谢! http://blog.sina.com.cn/u/1270614182 河边)


   若输入《莲花里的钻石》进入百度,有详尽的陈默教授介绍与书著内容概要...     

   沉默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071787763 ) 

                          

                                                                    谢谢惠临!冬安吉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