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安的不良---缺乏起码的公民个人安全保障,使得人心,我们个人始终心底有种潜在的不安或焦虑,修习过瑜伽和多年旅行经历,虽筑起了额自我安全感的心理屏障--抵御担忧,焦虑,不安之类的负能量侵入,但是,一个极缺安全感(食品安全,财产安全或人身安全等)的生活环境,让你的身心灵整合修炼常常徒劳而悲叹...,别说中国身价不菲家产万贯的财富阶层有偌多担心--财富越多不安越多,就是普通百姓也肯定都期望社会治安稳定,物价稳定等等,由此才能增强个人的安全感,快乐感如果没有安全感做基础,何来幸福开心而言?
为何东南亚国家一年四季每天都是浩浩荡荡的以西方背包客为主的游客川流不息?很重要原因之一我想是那些我们眼里的贫穷国家社会安全感指数较高.(你也许会说:他们太穷,没啥值得好偷好抢的...,其实,那些国家一样贫富悬殊很大,更容易滋生仇富心理...)。先后游走亚洲一些国家,一路旅行碰见群体的或大量单独旅行者,如果是缺乏起码的安全感国家,我想老外们也是不敢随意远行东南亚,尤其带家带口的西方游客们...固然他们传统上有冒险和探险精神.对大多数背包客来说,首先关注的还是旅游对象国家其社会治安信息吧!
在辽阔的中国,我们拥有世界上足以自豪的丰富旅游资源,而相对于比起东南亚和南亚诸国来说,独自旅行的西方背包客身影,在中国就太少太少了。观察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其社会安全系数高低如何,我觉得其一是看看那里的宗教建筑--清真寺,教堂,佛寺等数量多寡便知...,看来看去还是发现在中国,太少了,太少了...!国人疯狂购置商品房屋保值升值;出国旅游就是大肆购物--采购有些西方老外嗤之以鼻的所谓国际名牌商品.炫富,爱面子--这已是西方世界皆知的中国人特色之一,在中国,谁个人拥有房产越多,似乎心里就越踏实,外表就越风光--有面子,个人与家人的安全感完全仰仗拥有的财产数量.靠来自外部的物质财富支撑的"幸福感",是否就真的快乐和内心踏实呢?未见得吧!......
安置身体的处所再多--房产多处,而灵魂无处安顿--教堂太少以及信仰缺失,照旧焦虑不安担心烦恼等等缠身劳心...,而那些我们看来很穷困的国家,例如缅甸印度尼泊尔等等,倒是远远没有我们社会频出的那么多凶杀抢劫偷盗的报道,不是别人不报道,那就是没有这么多案件呵!问起那些常常往来国内和缅甸做珠宝或矿产生意的老板们,他们就没听说过缅甸有过劫财害命之说,我第二次去印度一个多月,天天看电视,就没见有啥谋财害命或凶杀案件之类的新闻报道,因为那些国家宗教普及,国民至少普遍都有一种宗教信仰--有起码的良知和自律.富裕的迪拜,或是以色列,土耳其,埃及约旦之类的伊斯兰教国家都是如此,国民基本道德总体力量影响力强大,遏制了邪恶,向善的风气自然上升,因而民风一般都很善良,人际关系相对简单,比较守诚信...(固然,宗教信仰也有偏激与走火入魔的极端和负面影响,但总归有其积极功效的一面...)。
老话说:饥寒起盗心.其实,而今欺骗,偷盗,抢劫的人并不完全是因为贫穷,而是也想靠欺骗,偷盗,抢劫等去发财致富.人类的贪欲是无限的,日渐走向富裕小康起来了的的中国,反而比过去相对贫穷的时代犯罪率高了数十倍.我想其中有宗教的道德力量不力之因吧!
借用某位哲学家所言:"贫穷,富裕总是有限的,相对的,但是人的贪欲如果得不到信仰精神和仁爱精神的绝对的道德心灵的内在控制,他们所造成的邪恶却是无限的,绝对的.人类的恶是不可能通过任何外部的斗争可以彻底消灭得了的,恶的根源原本就是牢固盘踞在每一个人的肉体基因和灵魂之中."
正因为许多国家都明白这个最最基本的常识,所以借助宗教信仰的力量来遏制人天性中的邪恶倾向,并升扬人性真善美的绝对价值以维系家庭与社会的相对稳定.宗教信仰也是一种德治,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新加坡那样严格的法制,就需要强化国民信仰,借助宗教的正面作用之力了吧!
事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