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任毅
对于北京的电动出租汽车司机来说,一提到“北京奥动电巴”都是亲切的,因为换电他们要经常见,甚至是天天见,只不过是在不同的换电站,因为那是他们车辆的能源补给站。而对于区域电动车公司的驾驶员来说,他们可能换电的地方少了些,但是,这个冬天,带给他们的温暖和能量是一点都不少。
12月27日下午,奥动延庆莲花池换电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延庆区域电动车公司的驾驶员王师傅专程赶往换电站,将一幅写着“微笑服务,百问不烦,服务周到,顾客信赖”的锦旗送到站员手中,感谢站长张新远及站员危难时刻不惧严寒及时救援和平日里周到细致的服务。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故事还要从12月25日晚上换电站接到的一个救援电话说起。
12月25日晚20时12分,驾驶员王师傅打电话到换电站称:“自己的EU220车在距离换电站一公里的地方电量耗尽,停在路上,急切地询问电池情况,希望站端人员能前来帮忙救援。”
25日正好是圣诞节,还有延庆人迎冬奥紧锣密鼓的工作,车流量很大,车辆停在路上不仅会阻碍交通同时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接到救援电话后,站员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给站长张新远,张新远立即联系用户并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张新远了解到用户因当晚生意好,想多拉几单再去换电,没成想最后却因电量耗尽停在了半路上。
当晚延庆气温最低零下13摄氏度,车辆距离换电站有1公里,对于满电的车辆也就是“一脚油”的事情,可是对于没了电的车辆该如何地动?看着在寒风中焦急等待、不知所措的驾驶员王师傅,张新远没有推脱、没有犹豫,立即说道“师傅您上车,我给您推过去,全当锻炼了。”
听到奥动工作人员的话,王师傅既感动又有些不好意思,觉得给换电站工作人员添麻烦了,但是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因为,家人来了。
在张新远的帮助下,车辆顺利到达莲花池换电站,换上满电电池再次出发。当回忆这段经历时,王师傅是十分感慨的。以往2分钟的路程,这次足足“走了”15分钟,但王师傅却激动地表示:“这是他开出租汽车以来,走过的最有温度、最幸福的一公里。”
王师傅对奥动站员的热心帮助非常感动,27日专程来到站端向帮助他解决“燃眉之急”的张新远以及平日里服务热情周到的站员,送来一面锦旗,表示了真诚谢意。
王师傅形象的比喻,奥动换电与驾驶员就像“两口子”,平日里可能拌拌嘴、闹闹情绪,关键时候双方都是彼此最坚强的依靠,希望我们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共同努力,越来越好!
多么感人的话语,多么感人的体会,温暖与幸福都在言语之中。
正如王师傅所说,奥动与驾驶员互帮互助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在五里桥换电站的圣诞树上挂满了驾驶员对奥动换电的感谢与鼓励。
相信在奥动与驾驶员师傅们的努力下,首都的换电网络将更加便捷、高效,人民的出行将更加绿色、健康,践行“双碳”战略,共同守护首都的蓝天!
有感于“最有温度、最幸福的一公里”
这些日子,在电视与媒体上延庆的曝光很多,这是冬奥会的缘故,因为延庆的天气很冷,但是延庆人的心却是火热的,张开双臂迎冬奥。
延庆的天和延庆人的心在冷热间流动。就像区域电动车王师傅说的,以往2分钟的路程,这次足足“走了”15分钟,但却是他“开出租汽车以来,走过的最有温度、最幸福的一公里。”
换电站与出租汽车司机的关系是什么?按照王师傅的话说,是“两口子”,有时拌嘴,却终是依靠;我觉得还是鱼和水的关系,互相依靠,游刃有余。
奥动人在严寒中送出的温暖,不仅是短短的一公里,还伴随着延庆的冬奥路。
加油,延庆的哥!加油,奥动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