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最近许多媒体都在报道滴滴将开始对出租汽车收取服务费,这乍一看起来好像是合理的,因为人家毕竟为你服务了,所以适当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是无可厚非的,而且平台一直对私家车收取着达到20%以上的服务费。就收费这一事连许多出租汽车司机都被平台给绕进去了,认为人家服务了适当收取费用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但是,正像大家所知道的,收取信息服务费并不是滴滴等网约车平台的发明,而是从出租汽车有了自己的叫车平台以后就一直有收取信息服务费的事情,只不过是向乘客收取费用罢了。
其实“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即“无知”又不肯学习与深究其实质的媒体人。我们从此次媒体的报道中就能看到如此“无知”的内容的报道,好像平台向司机收取服务费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对于滴滴这个‘劲敌’,出租车司机或许会有很多的怨言,但是滴滴对于出租车,却也一直保持着某种“恩惠”,那就是对接入其平台的出租车,没有额外收取服务费。而现在看来,滴滴对出租车这个‘免费的午餐’,恐怕要慢慢停供了。
这是何等可笑的语言,它不仅伤害了出租汽车行业,更是给行业多年来的管理抹黑。以北京最早的叫车平台96103为例,至今已经服务乘客18年的时间,而“足不出户,车到门前”一直是平台服务的理念,并以7X24小时为京城打车族提供电话与网络叫车的服务,最好的时候每天两-三万单,并一直在爱心送考等公益活动中承担着企业的责任。而向乘客收取的服务费也是平台与司机共享所得。
可是,据透露,此次滴滴平台自8月28日起尝试对部分订单向出租车司机收取少量服务费,虽然看起来并不算多,3.5公里以下免收,3.5至11公里收取0.5元,11公里及以上收取2.5元。但是对于使用派单较多的司机来说,一天下来也是不小的一笔费用,这对本来就对公司交着承包金的出租汽车司机公平吗?而且这也只是开始,下一步会是什么样子的收费,我们还不得而知。
一个并不了解出租汽车行业运作规律的平台来管理一个本比你成熟的出租汽车行业本身就值得商榷,伤及的更是行业从业者的心。希望平台还是认真考虑未来的路该怎样走才是出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