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几天前,浙江卫视报道了一位杭州的滴滴快车司机开车时因为疲劳驾驶车辆撞上了隔离带造成女乘客重伤在医院抢救。
报道说,5月7日中午11点多,杭州新城路与104国道交叉口一辆网约车撞上护栏后起火,造成该车女乘客重伤昏迷。
女乘客的男友小张告诉记者,女友姓陈,今年23岁,是个服装搭配师。当天因同事有事,她临时去代班。
谁想到,小陈乘坐的网约车发生了意外。事故车辆起火燃烧,路中央的护栏也发生了破损。
对于事故的原因,小张提出自己的质疑,矛头直指肇事的网约车司机,据介绍,小陈在事故后被交警从车内救出,送往萧山医院。
事发后滴滴出行的工作人员赶来,垫付10万元医药费。
杭州交警通报:据驾驶人王某自述,事发前,自己因疲劳打瞌睡而未及时观察路况,于是就撞上中央隔离护栏。
经查,王某于5月4、5、6日连续三天登录在线时长均达到18小时上限,且在“强制停止接单6小时”内,仍有行驶记录。
根据平台规定,对于连续登录在线接单18个小时的驾驶人,强制停止接单6小时要求休息。
挣钱不要命,这是目前有些滴滴司机的做法,也让人看后感到后怕。一天只有24小时,只剩下6个小时不许在线接单,即使睡眠时间也显得不足,更何况还要留出三餐或是减一餐两餐的时间吧,何时睡觉?如何保障足够的休息时间?
面对如此“疯狂派单”的平台和如此“不要命”的司机,真的不知道拿什么去保证乘客的生命安全?
根据交通法规规定连续开车4小时以上就属于疲劳驾驶了,真的不知道这平台在线16小时的规定的依据是什么?
也许是为了那可观的20%几以上的提成,也许是……也许……看看滴滴司机一天的收入就明白了一切。
但是乘客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们怎么向家属交代?
一边是可以18个小时连续不间断地给快车等司机以更多活源的派单,而另一边则是不给正规运营的出租汽车司机派单或是少派单,让司机们拉不到乘客,这中间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许多北京的司机在微信中晒出了自己多少个小时在平台上0单0收入的运营情况。有些是几个小时也就一两单。彻底成了非法客运的“补充”。而杭州的正规出租汽车司机也是如此,成为了这些非法客运的受害者,他们每天的客源也是少之又少,而非法客运却可以像这位快车司机一样连续18个小时的运营都有客源。
闲着正规运营的出租汽车司机,却忙着非法运营的车辆和没有任何责任感的非法驾驶员,这对出租汽车司机公平吗?
我们不知道此次出事故的杭州快车司机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有运营证及是否上了运营险等,如果没有,有关部门就应该好好调查并给乘客一个明确的交代。
希望当地的交通管理部门,以此为例,以保证乘客乘车安全为出发点,不能只是作为普通的交通事故来处理,还应该举一反三,切实把乘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如何让中国的出租汽车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如何有效地管好网约车是今后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重任。
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