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出租汽车改革的新路让一线司机有更多的话语权

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四合党员车队在行动之四
出租汽车改革说了许多年,但是怎样才算改革?不是简单地拿承包金说事或是巡游车都用上叫车软件这么简单。其实,深化出租汽车改革还有一项任务就是,如何改才能让司机们有获得感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尤其是让司机们有话语权或是有个愿意吐露心声的地方也是未来改革中需要深耕细作的事情。如何让一线司机直接与相关行业新闻媒体有个对话的窗口,让媒体人帮助司机们拎话题,理思路,助发展,甚至是直接解决问题,也许是下一步行业改革中最值得探讨的做法与话题。在这方面北京四合公司和四合党员车队已经走在了前面,为出租汽车行业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一年多前,带着一线司机“体温”的四合的士报道小组的微信群成立了,这是在北京交通台“百姓TAXI”栏目主持人李洋老师的提议下建立的,四合公司的副总经理李塞军说,成立时,我们就是想把在运营中的好人好事及时通报以互相学习,并对在改革中遇到的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及时的交流和讨论。虽然我们报道小组的组员都来自于四合公司的两个爱心车队——四合党员车队和星光和谐车队,但是,我们讨论的话题却着眼于北京出租汽车行业的发展和面临的困境,所以我们司机们讨论的话题不仅为北京交通台的“百姓TAXI”栏目提供了大量报道素材,也为“交通文化”提供了不少有用和实用的话题内容。一年多以来,我们的士报道小组的成员不断走进北京交通台“百姓TAXI”栏目,讲的士司机的身边事,讲的士文化,并用数据说话,畅谈网约车给行业带来的困惑与迷茫,并从的士司机的活地图讲到就餐难与停车难的诸多话题,不仅为四合党员车队代言,更为行业改革中遇到的难点发声,在至今已经做过的20多期的节目中,许多来自一线的的哥的姐都成了交通台节目的嘉宾。有些司机开始做节目时有些紧张,不敢多说,甚至是叫错了同事,到后来在报道组中积极参与话题讨论还提出合理建议,并为行业的事情带头做表率。
从呼吁媒体关注机场货运路的维修并得到答复,到为脏了的站牌进行洗刷和擦拭所带来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当初的士报道小组成立时的预期,这也许就是司机们有了话语权所带来的质变。主人翁意识和交通人不忘初心的理念都是需要“唤起”的,看似一个“小窗口”,有时却是“大闸门”,知道责任与担当,当正能量的热度多起来的时候是会被周边的许多人感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