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哥的困惑:面对停车难引出的吃饭难我们该怎么办

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这些年,出租汽车驾驶员们呼吁的解决司机们的停车难,吃饭难和如厕难等三难问题一直在困扰着行业更好的发展,也无法调动司机们的积极性,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因为车辆没停对地方,吃饭或如厕回来一张罚单已经被贴上了,就算不扣分,但是200元的罚款可是“真金白银”啊,是司机们扣除管理费和油费后的纯利啊。
这张照片拍摄于2017年9月27日中午北京民族大学西门魏公桥附近的广源闸路,附近没有任何禁停标志,但是有厕所与小餐厅,这也是许多出租汽车司机愿意来此的原因。但是从2017年开始,即便是许多没有禁停标志的地方也开始被协警贴条了。这张照片就是如此。其实,司机在附近吃饭或如厕时都属于临时停车,但这辆车不巧被贴了罚单,那天被贴罚单的还有几个社会车辆……一辆社会车辆的车主在看到罚单后第一时间就急了,说我只是进去上了趟厕所出来就200元?这位车主在手机上搜了附近的交警队,要去处理罚单。
我之所以要在9月底去那里调研,是因为头天坐首汽约车时于师傅中午在此吃午饭,出来车子被协警贴了条,一顿本该21元的盖饭加汤吃成了海鲜鲍鱼饭的价,把纯收入的200元“吃进去”了。此后我曾多次调研司机们因为停车难造成了吃饭难等问题,许多司机说,现在许多小饭馆都关了,像岗山路那么大的可以为我们送餐的“的士餐厅”也关了,尤其是春节前许多老板都回家过年,我们的吃饭就更难了。现在许多司机居然开始用保温桶带饭了。
前几天打车时,一位首约的司机师傅就说,我这个月吃饭和如厕的代价有些大,一次吃饭一次如厕出来都被贴了罚单,400元没了还要写违章情况说明;四合公司的李总也说,在公司去年12月司机的交通违法情况的明细表中,大部分都是违章停车。
随着城市管理的不断规范化,停车管理更趋严格,但是对于正常与正规运营的出租汽车司机来说却是越来越难了,就像北京市交通运输工会的方芳副主席在最近的几次会上都会提到出租汽车司机的三难如何解决的话题,但是解决出租汽车司机的三难问题不是工会一家的事情,应该是全社会都来关心的问题:一个带着车辆上班的群体该如何在解决自己正常需求的同时让自己的“上班工具”不被罚款?
去年12月初,四合公司的副总李塞军在的士报道小组群里发了一张照片和一段文字。文字如下,北京电视台老台西门和职工宿舍厂洼西街6号院食堂外卖可以接待出租车司机用餐,家常菜做法,卫生可口,品种丰富,还有各类熟食面点。早点7-9点,午餐11-13点,晚餐17-19点,老台西门可以在屋里吃,宿舍楼路边有停车休息的地方。北京电视台职工食堂外卖可以为前来就餐的司机师傅提供免费热水,面点熟食盒饭均有销售,价格实惠,卫生可口。每天热菜8种,凉菜4种,盒饭20元左右价格不等,可自选搭配菜品。
多好的司机就餐点啊,我决定去看看,并于去年12月下旬的一个中午抽时间去了一趟,结果司机还把我带错了地方,虽然也是老北京电视台的职工食堂外卖点,也可以外卖吃饭,但是周边却没有停车位,我当时还觉得奇怪,回来看照片才发现走错了地方。直到昨天和首汽约车爱心车队的两位负责人又去看了李总介绍的地方,才知道和上次看的吃饭地点差了半条街。
这个位于厂洼西街的餐厅虽然不大,但是一直有人在窗口排队,就餐点外的路边确实能停车,而且已经停了六七辆出租汽车,我问了两位司机都是在此买了份饭,吃饭后在车里小歇一会的。
当我回来打车时已经3点多了,祥龙公司的司机听我介绍这里可以停车吃饭时特别高兴,说这下在我的吃饭地点中又多了一个选择,但是现在供我们选择的地点越来越少,不是没地方停车吃饭就是吃饭被拍照,吃饭与如厕都是我们正常的需要,我们该怎么办?
出租汽车司机每天在路上跑,首先应该是遵纪守法的典范,但是作为“带着工具上班”的特殊群体还应该给予生活与工作便利的考虑。所以,我不知道我们是该多发一些像这样告诉司机们哪有吃饭地点可以安心停车不被贴条的消息好(这样的地方又不太多)?还是该呼吁协警们也关系一下出租汽车司机们有吃饭与如厕的地点少些贴条的消息好?还是呼吁有关部门应该多建立一些的士港湾好?这是否应该列在下一步深化出租汽车改革的问题中?这个新年,大家已经感受到了习主席对出租车司机的关心,是否还应该感受到来自城市管理者们的“用心”?
的哥们可以为自己的三难问题困惑,但是城市各个主管部门不该再困惑了,因为我们的“城市名片”不是印在纸上可以供各地参观交流的简单介绍,而是带着人体温度和有着人文关怀的有血有肉的一个城市公共交通补充的“完整肌体”,更是城市交通的“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