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个贵港在等待网约车细则的出台

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摘自 2018-03-01出租汽车产业联盟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广西贵港市网络问政平台上,多位网友咨询网约车在当地是否合法的问题。其中,一位网友的提问颇具代表性:
网约车新政,广西区很多城市已经落地,贵港为何迟迟不能落地,而且全国性文件不是已经出来了吗?2018年1月1日全国网约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请问政府,贵港的《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细则》什么时候落地?
据记者调查,当地市民对于“身份不明”的网约车普遍充满疑惑。很多市民反映在使用网约车时遇到的问题,比如有的网约车司机拒载乘客,有的呼叫的车辆与来的车辆不一致,还有的司机接单后迟迟不来,乘客取消订单时被扣费等。
一位受访市民直截了当地表示:“有时我在网上看到一些网约车司机非礼、侵害乘客等报道,也很怕自己会遇到。现在国家已经出台网约车的管理规定,希望我市也能尽快出台相关规定,更好地保障乘客权益和安全。”
对此,贵港市交通运输局的官方答复是,目前部门已完成关于网约车新政的各方面风险评估,《贵港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仍在市政府审批中。一位负责人向记者坦言:“因目前我市仍无本地网约车新规可依,所以网约车市场管理处于‘真空状态’,网约车平台、驾驶员、车辆三者都缺乏监管。网约车平台公司的角色非常关键,然而很多公司以利益为先,并没有做好管理和服务的工作。”从这位负责人的答复里,我们听出几分“有心监管、无法可依”的无奈和难言之隐。
值得一提的是,贵港面临的网约车管理困境并非个例,据交通运输部最近一次公布的数据,在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133个城市已公布出租汽车改革落地实施细则,还有86个城市已经或正在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距2016年7月28日交通运输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整整过去一年半以后,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城市尚未完成地方执行细则的公布,网约车运营在这些城市依然处于政策法规的模糊地带,不仅给非法网约车继续留出生存的空间,也给当地的交通客运管理增加了难度。
网约车管理办法落实严重滞后,反映出的是当地政府部门懒政怠政、对群众人身安全不负责任的态度。没有法规约束的网约车乱象对于社会治安构成的危害及其严重。有数据显示,深圳警方仅在2017年6月内接到涉及网约车司机的报警电话就有一千多起,符合立案标准的有几十起,其中包括强奸、猥亵、抢劫、殴打乘客等事件,由于平台对注册司机疏于审核,不仅许多有刑事犯罪前科、吸毒史和精神病史的人员混迹在网约车司机之中,还有不少线上线下人车信息不一的情况,一旦发生案件,很难迅速追查到嫌疑人,给警方办案带来难度。没有法规约束的网约车乱象对于社会治安构成的危害相当严重,更需要警惕的是,违法运营的网约车对当地出行秩序造成的混乱,对正规出租汽车行业产生的冲击,以及对出租汽车驾驶员权益的侵害。
如果细究网约车管理实施细则在当地“难产”的原因,贵港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的一番话似乎透露了玄机:“网约车因自身的不稳定因素,使得经营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网约车辆也不合规格,如果新规出台,我市的网约车起码70%-80%不符合规定。”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不是由于新政一旦落地,将有大批正在运营的所谓“网约车”不符合规定而不能继续从事运营,因此新政的出台遭遇到重重阻力?如果是这样,那么阻力的来源,也就不难猜到了。
近年来,因网约车违规运营引发的社会治安事件,以及因出租车司机和网约车司机对立情绪造成的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本来,随着国家层面网约车新政的出台,出行市场有望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然而,网约车新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遭遇到各种阻力,不仅在很多城市迟迟无法落地,在部分已经出台网约车管理细则的地区,也存在执行松懈、监管缺位的情况;甚至还有个别城市,在网约车管理办法尚未全面执行的情况下,就推倒既有政策,修改细则,放宽网约车准入标准,并在舆论导向上出现偏差,把经过有关部门充分论证的网约车新政与公平竞争审查对立起来,使得政府部门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更违背了依法治国的理念。这些情况产生的背后既有来自资本的作用,也有个别政府部门瞻前顾后、不敢作为的人为因素。
与之相呼应的,是个别网约车平台无视法规,我行我素,在尚未获得网约车运营许可证的地区违规从事运营,继续向不具备营运资质的车辆和司机派单,大规模组织黑车运营。以南京为例,滴滴平台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受到政府部门连续多次约谈、处罚,但是在规定清退平台上所有不合规车辆、人员,并确保线上线下车辆、人员一致的最后期限过后,依然大肆向无证车辆和司机派单,不断挑战政府监管部门的底线。
网约车不是法外之地,依法治国更不应沦为一句空谈。2018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在此,我们郑重呼吁全国两会代表关注网约车乱象,对各地出行市场现状进行深入调研,积极倾听正规出租汽车行业和市民乘客的呼声,探讨解决方案;同时履行人大职责,对各地落实网约车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于不作为的地方政府应坚决问责,让“贵港们”的市民早日获得真正合法、规范的网约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