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巡礼:200城网约车新政落地 监管提出新课题

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2月9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了交通运输部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情况。5年来,交通运输部承办建议、提案3603件,纳入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重点督办建议、提案41项。目前已全部办复,代表委员满意率达99.2%。
在谈到网约车规范管理,刘小明说,交通运输部鼓励并尊重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充分论证、吸纳社会各方意见,取得改革最大公约数,因城施策,推进出租汽车行业深化改革。目前已有200个城市制定了适合于本城市的网约车落地政策,有66个城市广泛地征求了意见,将适时出台相关政策。
刘小明表示,一直以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十分关心和支持出租汽车改革和网约车的健康发展。2016年制定出台两个改革文件的过程中,很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参与这项工作,也贡献了他们的智慧,使得这两个文件均衡了各界利益,鼓励创新、规范发展、守住底线,这两个文件得以比较顺利出台,也得到了社会认可。出台文件并不是改革工作的结束,而是开始。
在政策出台一年的时候,去年8月交通运输部公布了一份第三方评估报告,第三方评估整体认为,政策实施取得预期效果、总体进展顺利,逐步规范了网约车发展,促进并开始探索了巡游车的改革,“打车难”初步得到缓解。同时报告也指出,由于有些城市还处于过渡阶段,改革成效还没有完全显现。
从实施效果看,市场在网约车规范管理方面反应积极,互联网企业、传统出租汽车企业、汽车企业、租赁企业等一批企业都在申请进入市场。除原有的滴滴、首汽约车、神洲租赁外,又有美团、携程、曹操等一批新企业加速了网约车市场布局。目前为止,已有50余家平台企业在不同城市获得了许可。
“2017年年底,各地已经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约23万多本,车辆运输证约14万多本,”刘小明说,“23万和14万这两个数,和传统巡游车比,还有较大差距。出租汽车改革是系统、复杂的工程,改革过程中新老问题叠加、新旧矛盾交织。从改革效果来看,距社会公众的希望、群众出行需求、改革目标还有差距。我们将在今后加大合规车合规人的推进力度,加强对城市改革的指导,不断优化、完善政策措施,将出租汽车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鞋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刘小明指出,“总体上来看,这200个城市的落地意见都是因地制宜的,我们也鼓励、支持和尊重各地在国务院和七部门的两个文件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下,结合当地的实际,通过充分论证、吸纳社会各方意见,取得改革的最大公约数,并通过法定程序,因城施策推动改革。”
说到“通过法定程序,因城施策推动改革”我们就想到了江苏与南京市,这也是近一段时间在因城施策的管理中最“较真”的省份与城市之一。继去年多次约谈网约车平台后,今年1月31日,因外牌非法网约车等乱象丛生,平台整改不力,南京多部门再次约谈滴滴与美团平台,要求其立即停止向无许可资质的车辆和人员派单,并要求2月7日前,清退所有不合格车辆,同时停止不正当竞争模式。但是,2月7日大限后平台竟然依旧给予违法网约车派单。这是公然向网约车新政的“示威”与“挑衅”。
2月11日下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省维稳办、省网信办、省公安厅、省物价局等多个部门联合13地市运管负责人,约谈了6家网约车平台。其中,滴滴、美团两家因低价扰乱市场,向违规车、外牌车派单等问题,成为会议讨论的焦点。多部门一致要求,两家倒排时间表,停止向违规车辆和司机派单,清理平台“僵尸”车辆,尽快停止高额补贴。
据南京市客管处处长邹振透露,约谈后两家整改的效果并不好。在2月7日-9日的集中检查中,滴滴违规接入的车辆有34辆,外牌车3辆,美团有14辆,外牌车2辆。去年南京查处的1094辆非法网约车的驾驶员中,部分人员还存在精神疾病、暴力犯罪、吸毒等从业禁忌。他表示,由于多次约谈无效,南京对滴滴、美团两平台的处罚进行了“加码”,即2月12日零时至4月11日24时期间,仅核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开票日期在2018年2月11日24时前的车辆。
此外,南京还把对这两家平台的处罚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同步抄告两家平台公司注册地交通和工商主管部门。
另据介绍,从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查处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滴滴、美团平台,神州、首约、曹操等平台上的车辆和人员比较规范。
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顾大松对当前网约车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指出,对不诚信平台政府可对其停业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