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汽车+互联网才是破题之道

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今天下午出门的打车的经历让我很感慨,往返经历了的哥和的姐、使用96103叫车的微信平台和扬招打车,关键是叫车方式的转变与叫车成功之间的“变化”居然与传统电招在一个平台体现,也让我体会到出租汽车+互联网的温度是热的。
早就听说银建公司老字号的电召平台96103推出了“移步叫车”的软件,对于不是安卓系统的手机可以使用微信叫车。因为我的手机系统不是安卓,所以就用了微信叫车,约十分钟左右显示约车没有成功,但我正琢磨该怎么办的时候,96103平台的服务人员打来电话说,您等着着急了吧,我们已经帮您圈到附近的空车了,驾驶员一会就会联系您。我马上问你的工号是多少?回答:901。我道谢之后就在想,像以上这样的经历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了,叫车平台是冷的,但是人却是有温度的。
96103的平台诞生于10年前,也曾经深受乘客的喜爱,即使是受到网约车的冲击订单直线下滑,但是平台还是不忘初心,为长约订车用户及老年乘客的预约服务一直是做到优先、优选,并依靠车辆GPS定位确定空载车辆为特殊乘客解决乘车难的问题。面对乘客的需求,平台与时俱进,适时推出“移步叫车”这个出租汽车司机自己的平台,经过前一段的测试效果不错,司机们也是积极参与到测试之中。
其实银建的司机们对于自己的平台是有感情的,积极在平台上抢单。今天出门时接我的是一位的姐姓李,李师傅说我送客人刚下车,没有听到叫单,台子就给我打来电话问我是否客人已经下车,我说是,台子就告诉我来接您并将信息发给我。其实这样也挺好的,我就在您附近,人工的补一下信息,也减少我们的空驶率。相比现在我使用的叫车平台,开始利用我们为他们开路,有了客户却甩我们另辟私家车挣钱,现在又想跟我们收钱,对那个平台很失望,大家现在都有一种依赖症,离开软件不会打车,司机也不会拉活,但是现在台子就不给我们活,还让乘客以为我们挑活,所以我们也基本不用了,不行就重回扫活,本来就是巡游,后来发现巡游比网约车的单子空驶还少。
我回家时报社附近比较好打车,除了上晚班与夜班我基本是用扬招打车,没想到还是金建的车辆,司机白师傅虽然开出租汽车不过四年,但是却是不用叫车软件的,他说,网约车最疯狂的时候我们是真的难干,以前我刚干的时候路不熟一天挣个五六百元也是没问题的,但是自从私家车都被轰到路上当“出租车”运营,我有时一天就拉300多元,还比以前的工作时间长。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是本来出租汽车是个性化出行,怎么变成了全民打出租车了,那道路还能承受吗?我不用软件也是为了老年乘客,谁都有老的时候,也都有父母,他们怎么办?我发现不用软件拉老年乘客的比例大许多。我回来时已经赶上晚高峰,路上有些堵,我们聊到了“国贸现象”,到了最繁华的国贸出租汽车也没活,而拿手机的乘客却在门口等候堵在国贸桥四周的网约车,白师傅说这不是造成拥堵吗?
其实这些天,我们和许多的哥的姐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就是出租汽车+互联网才是解决交通问题的破题之道。您赞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