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的哥提示:“疲劳驾驶”是最大的安全隐患

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我一直坚信打车时乘客遇上司机就是一种“缘分”,尤其是在北京茫茫7万辆的出租车车海中遇上两次以上的司机就更是一种缘分了。虽然使用96103只是一个公司的叫车平台,但是毕竟银建公司有1.3万辆出租汽车,加上双班车司机的比例,多次遇上一位司机就是缘分了吧?和银建公司的张师傅就有过三次接送我的“缘分”。
今天一上车,张师傅就说,上次接您是去西客站调研,天气很热,咱们南北广场都去了您还记得吗?我说当然记得,我忘不了。张师傅说,第一次接您还是冬天,天很冷,您还去接了一个朋友也是去报社,我们都感慨,时间真快,从冬到夏又到秋。
既然和张师傅熟悉了谈论的话题也自然希望放开一些,我问张师傅,开出租汽车这么多年了,您的感悟或是要提醒大家点什么问题呢?张师傅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安全,千万别疲劳驾驶。这一点也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张师傅说,您知道我开出租汽车已经20多年了(张师傅的监督卡号前面有个“0”),从当年的“小黄面的”开始,那时年轻,我最长的一次开了25个小时还能回公司开会,自认为年轻气盛,现在孩子都工作了,我们家人认为我是完成了培养孩子长大的任务,算是可“退休”人员了,哈哈。我开车20多年没有出过交通违章,自认为是老司机了,路熟也会遵守交规,所以不会有什么大事,但是由于前两年受网约车影响大,不好干,于是就想拉点晚多干会儿,没想到夜间在回家的路上“瞬间疲劳”致使我出了两次交通事故,车速快了,撞到隔离带上,幸好人没事,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后来不但修车还要赔对班的误工费等,记得柳实教授说过40迈车撞到隔离带都会是重伤,后来我也是挺后怕的。年龄大了,不能再拼命了,我现在大班一定不会再晚收车了,安全是第一位的,有时人认怂点也是好事。以前,我累了嚷两嗓子、唱歌就算放松,现在年龄不饶人,。
张师傅说,我们出租汽车司机最容易疲劳驾驶,有时活接上了就没有休息时间了。您像今天,我上午到公司开会,中午从公司出来时,没多远就有活,从南到北,以前到了北苑就没多少活了(因通车),今天居然还有打车的,乘客到亚运村下车,一会儿又一位乘客打车到北京南站,打了七十多元,从南站出来还有打车的,后来又拉了一位到饭店,直到您电招叫车,今天虽然时间短,但是拉的钱好像并不少。我们有时顾不上吃饭就是因为客人一个接一个。我至今还记得我开“小面”时赶上新年的前一天,北京下着雪,现在我们车上虽然有合乘功能,但是我一次也没赶上过,但是那天可是大家都希望就近“合乘”,一是不想挨冻,二是希望年前快点到家,我那天也是不知道该怎么打表了,大家都是商量怎么顺路搭车,尽量不绕远还能凑一路,看着给钱又不让我吃亏,那是我第一次的“顺风出租汽车”,我那天连吃饭喝水的时间都没有,让我至今难忘。
张师傅感慨地说,因为跟您熟了我才敢说心里话,那时年轻拼体力没问题,现在已经不行了,也希望大家都能做到安全第一,没有前面安全的“1”,也就没有后边的许多“0”。
告别“疲劳驾驶”,就会少些安全隐患,记住老的哥的提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