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的哥逛北京:四股“潮流”汇集交通如何治理

标签:
文化 |
分类: 汽车交通文化传播 |
昨天从电台出来,银建的赵师傅把我送到广州大厦,当时交通还好,当我办完事出来,正看到因为乱停乱放车辆造成的交通拥堵。一条小小的堂子胡同路程并不算长,但是却是西单重要商圈的交汇地,正面对着西单大悦城,左拥西单明珠、汉光百货,右临华威大厦、华威商务酒店和广州大厦等,此处虽然不是单行线,但是经常因为堵车而走不动,而堵车的原因除了有几个大厦的停车场,还就是有一长排出租汽车停车站经常被社会车辆占有,让司机不好在繁华路段停车上下客人而造成拥堵,本来这里的停车位是政府考虑到司机的停靠方便及打车人的便捷而设立的。以前出租汽车停车位处是最宽敞的地方,最近几个月,停靠站对面多了共享单车的停靠聚集地,其实这也是最好的城市规划,不用开私家车逛商场,停车费可以打车租汽车,下了出租汽车骑上单车逛商圈也是不错的选择。在此处,我看到虽然取车与还车的人都不少,但是还是有人不守规矩乱停乱放,就连过马路的几步都不愿意走,居然停在出租汽车停车位上,也是让人很无奈。还有就是这条街上多了许多外卖摩托车,据附近停车场的师傅介绍,每天早晨都会有负责人员过来管理,并提醒大家车辆只能停成一排,以免影响周边的车辆通过,但是到了下午活不多时车辆都回来了,一下停了两三排,让车辆无法通过,再就是上班时间也是快递最集中的送件时间,因此商圈送件的车辆也是集中的最好理由;此外共享单车的运送车也不是“小家伙”,装车与卸车都需要一定时间,而此处正是商圈,也是网约车拉客人的最好地点。“四股潮流”交汇在一起堵车在所难免。
为了证实此地的堵车,今天又跟着银建的李师傅一起再走此路,李师傅说,今天是周二吧?周二的交通比周一要好一些,还要看限行的号段等,其实有些地方的堵车是有规律的,当然开学季除外,虽然今天的路比昨天好了一些,我们话音未落,就遇上一位走逆行的司机开的车冲我们就来了,居然还不管不顾的下车去办事,整个占了一条车道,一会又堵上了。作为开了17年出租汽车的老司机,李师傅说,这路是大家的,不是你自家的,怎么能这样随意?期待严管。
四股潮流:快递、网约车、送餐外卖及共享单车,成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股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如同波涛汹涌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在给大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交通的疏堵与治理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难点与话题。
快递出现的初期快递员还是像邮递员一样的大书包装上小包裹,随着快递量几何式的增长,快递也从自行车变成了专用车辆并迅速遍及城市的每个角落。虽然快递小哥骑行与停靠经常不守“交规”,但是无论是B2C还是C2C的模式比起其它后来者对于交通的冲击相对还是比较“局气”的。
网约车的到来就大不一样了,打着缓解“打车难”的旗号,把大量私家车“推进”运营市场,除了违规运营,更是将黑车洗白,几倍于甚至是十倍于传统出租汽车的私家车辆的进入,给交通带来的压力是最直接的,网约车最疯狂的时候也是各个大城市交通不断爆表的时候,让政府下大力气采取的缓解拥堵措施显得难见功效。最让人不能理解的就是还将大量外地车辆拉近大中城市,除了给交通添乱,还让有限的社会资源显得更加“捉襟见肘”。新政的出台与实施让网约车进入到规范管理的范围,也为城市的交通压力减了不少负荷。但是就目前北京而言,虽然外地车少了,但是外地人租赁一辆北京牌照的车辆开网约车的不在少数,因此要缓解交通压力还期待平台的遵纪守法与监管的到位,更期待严格执法。这也是依法治国赋予我们的权利。
送餐来了,实体店的外卖也随之而来,送餐从开始的红蓝黄三军对垒到最近“饿了么”收购百度后的两军交战,但是不管怎样,红黄蓝的队伍不会减少,车辆也不会因为收购而萎缩,因此,乱停乱放的现象还有待进一步规范管理。
五光十色的共享单车,一夜之间就占据了城市的大街小巷。绿色出行是政府提倡的,也是城市的需要,解决了最后的几公里。但是不管什么东西,多了就“闹得慌”,尤其是面对不守规矩的骑行者,好像共享单车平台还没有做好严格管理的准备,前期的跑马圈地让平台都忙不过来,所以精耕细作还是后话。但是城市资源是有限的,目前已经有上海、杭州、南京和广州等城市宣布禁止新增共享单车的投放,也是对前期大规模扩张的终结。但是扩张容易管理却是件要上台阶的事情,尤其是对于骑行人的规范也是要在技术上认真对待的。下一步要做的事情是把已快变成“垃圾”的车辆找到最好的用场,按章管理好车辆,引导骑行人规范停车,少给交通添堵。
如果说网约车堵的是城市交通的“主动脉”,那么送餐与外卖车堵的就是城市小街小巷的“微循环”,而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则是无处不在的城市病的“痛痒”。
“四股潮流”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交通意识的淡薄却一直在问着我们的社会“饿了么”?回答是“真饿”,真的肚子里缺学习没底气,脑子里没交通意识的概念。不要小看小街与小巷的拥堵,许多地方也是大交通的枢纽,交通的“微循环”堵了也会影响大的交通拥堵,我们常提到的正义路小树林就是直接影响到长安街交通堵与不堵的关键,所以提倡拉链式的通行才是治理的关键。
“四股潮流”的到来真的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也更方便,但是任何潮流的出现都该是在遵守交通法规和相关文件的前提下实施的,任何的不遵守交规的行为都是对交通文明缺乏敬意,也是对自己与社会的不负责任。
面对众多新生事物的涌现也给交通的治理带来了难点与更多社会的话题,管理需要对症下药,更需要智慧与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和舆论的声音,一起形成遵纪守法的正能量。
当我们在迎接涌来的浪潮前行之时,除了要适应大浪的拍打,还要有乘风破浪砥砺前行的勇气与决心,因为风帆已经高扬,航向已经指明,在城市交通治理的“冲浪”中我们会变的更好,更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