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瑾的笔记
张瑾的笔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167
  • 关注人气:5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约车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017-06-27 23:56:25)
标签:

文化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据不久前交通部消息,目前出租车改革有了新进展。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73个城市的实施细则已正式发布。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曹操专车、滴滴出行等网约车平台已在一些城市获得经营许可。让3年来乱象丛生的网约车“重新上路”,进入到规范管理的轨道。

网约车叫车的便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随着叫车的便利与初期价格战的开展让便捷的背后带来了许多隐患,这可能也是网约车平台始料不及的。还有许多大家并不知道的“内容”也伴着网约叫车的便捷而来,使得网约车这个本来不错的创意变得更“耐人寻味”。

打车骗补助,给打车难添乱  在网约车兴起之初,因为要抢占市场,各平台的补助还是不少的,为了得到补助,许多“会算计”的人也是绞尽了脑汁,同时选用多个平台叫车,最大限度的骗取奖励,看似简单的为自己“打车挣钱”,实则是添乱。

司机端装备不断升级还是赶不上“软件升级”  对于叫车软件带来便捷的初期出租汽车司机是欣喜的,因为有补助与奖励,所以许多司机也是跟着软件不断换装备,从2G3G再到4G,后来听说有了“抢单软件”,花钱也要装,但是据说此时已经“违规”被平台“叫停”。后来平台因找不到与出租汽车合作的盈利点就开始另立自己的私家车队伍,作为正规军的出租汽车就被打入了“另册”,短活、苦活(空驶2-3公里拉一个不到2公里的活)、难活(除了堵车就是单行线或是小胡同等)多了,大活越来越少。今天打车时,司机说我虽然也用叫车平台,但是好长时间没有拉过15公里以上的活了。

刷单:赚取非法收入  去年5月有媒体报道,某专车司机王某、董某等人恶意刷单、非法套取补贴获利,并因涉嫌诈骗罪被提起公诉,分别被判处8个月至1年有期徒刑,并各自缴纳罚金1000元。此前,北京市海淀区检方也对利用“滴滴打车”软件进行刷单套现诈骗的常某提起公诉,按刑法有关诈骗罪的规定,常某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4000元罚金。

大学生研发网约车作弊软件:3万多司机坑惨平台 这也是一条来自去年的新闻。大学生研发的某网约车司机作弊软件,使司机不受平台控制可随意拒单、挑单,给乘客造成巨大损失。记者从北京市公安局网安保卫总队获悉,北京警方破获全国首例售卖网约车软件作弊器案,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经初步核实,全国已有3万余名司机购买、使用该作弊软件,造成该约车公司60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同时初查发现传播该作弊器工具的犯罪嫌疑人已获利100余万元。

抢单软件已经形成“产业链”  据司机们介绍,虽然现在各个网约车平台都在不断更新软件,但是抢单软件也在“与时俱进”,不时推出“越狱”软件,抢单易如反掌,与医院的“号贩子”一样形成了网约车的附属“产业链”,并在机场、火车站等地售卖他们“抢来”的“优质单”,以牟取暴利。

网约车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附属”利益链条,司机师傅说,有些就是原来平台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因此开发相应软件时就更有针对性,因此在网约车的规范管理中,也应该对不规范与不公平的附属“软件”说不。

网约车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