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据不久前交通部消息,目前出租车改革有了新进展。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73个城市的实施细则已正式发布。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曹操专车、滴滴出行等网约车平台已在一些城市获得经营许可。让3年来乱象丛生的网约车“重新上路”,进入到规范管理的轨道。
网约车叫车的便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随着叫车的便利与初期价格战的开展让便捷的背后带来了许多隐患,这可能也是网约车平台始料不及的。还有许多大家并不知道的“内容”也伴着网约叫车的便捷而来,使得网约车这个本来不错的创意变得更“耐人寻味”。
打车骗补助,给打车难添乱
司机端装备不断升级还是赶不上“软件升级”
刷单:赚取非法收入
大学生研发网约车作弊软件:3万多司机坑惨平台 这也是一条来自去年的新闻。大学生研发的某网约车司机作弊软件,使司机不受平台控制可随意拒单、挑单,给乘客造成巨大损失。记者从北京市公安局网安保卫总队获悉,北京警方破获全国首例售卖网约车软件作弊器案,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经初步核实,全国已有3万余名司机购买、使用该作弊软件,造成该约车公司60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同时初查发现传播该作弊器工具的犯罪嫌疑人已获利100余万元。
抢单软件已经形成“产业链”
网约车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附属”利益链条,司机师傅说,有些就是原来平台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因此开发相应软件时就更有针对性,因此在网约车的规范管理中,也应该对不规范与不公平的附属“软件”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