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如何解决守法的“不便”与违法“便捷”的矛盾

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今年是出租汽车行业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对于行业改革的模式与着眼点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对不了解行业内情的人总是把打车难的痛点强加给出租汽车行业,不仅有失公允,对于乘客也是难知真相,因为从叫车平台上所能看到的只是客户端的有车与否,至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没有车辆乘客却是不得而知的。
这些天因为工作的关系连续几天晚间8-9点之间在商圈叫首汽约车与96103的电招车都不成功,但是朋友用某些网约车平台帮我叫车却十分“方便“,虽然我感谢朋友的帮忙,但是对于坐上非正规的出租汽车心里还是不舒服,还有些“气不公”,为什么明明有活的好地方却没有正规出租汽车司机在此候车?
爱“较真”的我希望将此事情的原委弄清楚,于是在这几天打车时就开始跟司机们探讨这一话题,希望找出问题的结症所在,并希望更多和我一样的乘客能够打上正规的出租汽车。
经过几天的调研和与出租汽车司机们探讨话题,终于知道的晚间“打车难”的原因了。一是作为正规军的出租汽车司机们是职业司机,不能停车的地方一定不会乱停车,尤其是上个月北京市出租汽车行业刚刚召开过以“做遵法守纪模范、树出租良好形象”为主题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其中的“三不一树”就是“不抢行、不加塞和不乱停,树立的哥良好形象”,着力提升行业的文明交通水平。因此停车难让正规出租汽车司机们无法在有些商圈内停车候客,从另一个角度讲却造成了“被打车难”的现象。二是,晚间下班后有些私家车主虽然还未办理网约车的相关手续,但在平台的“召唤下”又开始兼职拉活,而他们因为是非职业司机,即便是乱停车被处罚也可以使用其他人的车本扣分,这就是违法车辆反而可以给乘客带来“便捷打车”的一个奇怪的现象。
银建公司的刘师傅说,为什么晚间我们的车辆少,不是我们不想拉活,也不是没有活,一是平台不给你好活,二是有些有活的地方已经被私家车的乱停车给占满了,尤其是像三里屯,您去看看晚上停车那叫一个乱,还有许多商圈和有活的地方,你就无法靠近,这个时间段执法的也少了,与其在外边飘着等活,不如不拉活还省些油。像我这样单班司机,我可以拉早高峰的客人,但是只能放弃晚上的客人了。和我一样的单班司机有这种想法的人还不少。
首汽约车的郑师傅说,您说的南新仓附近叫不到车是因为那个地方就不让停车,我们即便是网约车司机也是正规的出租汽车司机,不可能用违章去等候乘客,尽管我们知道那里有客源,但是却无法停车,如果在能停车的地方等候叫车要开过去还要盘桥浪费时间,乘客又觉得不方便了,所以停车难也是制约我们服务再提升的一个难点。
遵纪守法应该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做到的,但是在交通法规面前,许多人还是有侥幸心理,一是许多人不把违反“交通法规”当成“违法行为”,简单地认为法规与法不一样,所以“可以”法不责众,这也是造成了“中国式过马路”和“中国式停车”,直至“中国式打车”的许多不文明习惯与陋习的出现。尤其是这些年网约车的爆发式发展,让私家车这个本该是个人用车行为的车辆进入到了运营市场,让一些本就不懂遵守客运法规的私家车主不仅可以违法拉客人,还违法违规乱停车,成了城市交通拥堵的直接“添堵者”。
我想,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目的应该是惠及乘客与正规出租汽车司机利益的双赢之举,但是如何解决好“守法者服务不便”与“违法者却可以便捷服务”的奇怪现象,除了需要大家进一步提高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和自身素养以外,还需要各级管理者的智慧出招与统一认识和统一步调,这也是如何让交通法规与行业管理文件有效对接的一次有意探索。只有对接好,才能不让守法者吃亏,而让违法者不能再“低成本”的去掠夺行业资源,也才不会再造成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