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瑾的笔记
张瑾的笔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167
  • 关注人气:5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汽车拥有者与使用者的差距

(2016-01-19 22:02:05)
标签:

文化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私家车主是汽车拥有者,而出租汽车司机只是车辆的使用者,不同的位置会有不同的选择,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这里先说说关于私家车主开“专车”与正规出租汽车司机开出租汽车的不同的比较

去年在交通部的两个文件征求意见稿颁布之前,关于私家车主能否开运营车的讨论及话题就不绝于耳,文件公布后还有一些人支持给私家车留些空间。作为多年调研交通文化的现象,近两年来,我在和出租车司机的聊天与乘车中一直揣摩着出租车司机这个群体的开车方式与私家车主们的开车方式有哪些不同,究竟区别在哪里?

多年前一位老出租车司机和我说过的一句话让我至今难忘,他说虽然我不拥有这辆车(指自己开的出租车),但是我们却比私家车车主们更知道爱惜车辆,因为这车是我们挣钱营生的工具,而汽车对于私家车主们来说只不过是代步的工具。

大概在90年代的中后期公安部发了一个文件称,随着汽车社会的到来,开车已经不是一种职业(以前驾驶员是八大员之一),而是作为一种技能……正是随着汽车进入家庭的热潮使得驾校一直火爆,而学校在热潮中忽视了汽车文化与交通文明的学习,只教法规与开车技巧,所以许多人曾开玩笑地形容新学员们上路就是马路杀手。也正是这种重技能,忽视职业道德的速成,让飙车一族、路怒族越来越多,也为城市交通带来隐患。

而作为出租汽车司机这个群体的入主却一直坚守着三年以上驾龄,没有特大交通责任事故记录的最基本的上岗门槛和职业司机的不断培训与学习的良好素质,而北京市等还需要本地户籍,以此保障出行人的乘车安全。

中国已经进入了汽车社会,车满为患和交通拥堵成了人们出行头疼的话题,也成了城市病,而打车难只是这个病的一种体现方式,就像人们说的“牙痛不是病但是痛起来真要命”。

然而面对交通拥堵除了加大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治堵的关键词说得最多的是限行与限购,却很少有人考虑深层次的问题,甚至是来不及考虑,总是在按下葫芦起了瓢的应急下“治理”城市交通。个人觉得对于打车难的问题也是这个理,尤其是媒体的不断质疑与倒逼,让大家来不及思考这个行业与城市交通的深层次问题,只用增加车辆与降低份子钱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让政府放权,让行业“缴枪”。你不放权与“缴枪”,我就用私家车来掺你的“沙子”,还冠以“创新”之名。

之所以要讲汽车使用者与拥有者的差距就是为了说明出租汽车司机对于乘车人的安全有多重要,他们珍惜自己的工作,也不会忽视安全,而且车辆的定期维修制度也是私家车不能比拟的。

去年一个雨天的下午在路上看到一辆私家车主因雨天路滑抢黄灯造成撞人的交通事故。我们的出租车就在其后,看到黄灯我和司机都说别过了路滑太危险了,我们的话音刚落,前面的车就出了事。司机说,这是一秒钟的痛快,一辈子的痛苦。我把这一幕拍下来发在微博上,提醒大家雨天不要抢黄灯。同时在暗想,又有多少像这样爱抢行的私家车主正在使用着约租车平台在拉活?

个人认为,无论“舆论”是怎样,私家车“入主”运营车的口子决不能放,私家车主们要想“挣钱”必须按照出租汽车行业的行规办,否则打着“为了缓解打车难”的旗号就是一个幌子。

汽车拥有者与使用者的差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