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不该把某些专车司机的陋习强加给出租车司机

标签:
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我们的交通思考之一】
从10月10日交通部颁发了《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两个文件后,截止到 11月9日征求意见结束在全国反响强烈。
我在乘车中除了一如既往的记每次乘车的信息与体会,也在做着征求意见和几项数据的调研。
从今天开始将逐步公布调研意见和来自一线出租车司机的一些心声以及乘客的部分意见等。
从最初的平台服务性质来看,确实给出租车司机与消费者带来了便利,尽管还是点对点的服务,并缺少对于使用者对同时绑定平台数量的约束,造成了不少的爽约以外,但是起码服务的还是正规出租车司机群体。但是后来随着专车、快车、顺风车等的不断推出,尤其是私家车的进入,就开始违背了缓解打车难的初衷。
最近众多出租车司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坐过专车、快车与顺风车的乘客们回来再坐出租车时会用许多无理的要求对出租车司机横加指责,并质疑专车司机和快车司机能做到的你们为什么做不到?如让司机违章停车、违章超车和违章并线等,并讽刺地说,难怪你们的市场被人占领,因为你们不把乘客当上帝,不满足我们的需求就是不按市场规律办事。司机们说,我们是职业司机,对于这些不遵守交通法规的无理要求我们会细心解释,但是同时希望媒体能正面引导,不要再将这些作为出租车司机服务不好的理由。
记得我在《不要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一文中提到的一位开了十年出租车的司机没有违章记录,而开了一个多月专车就有两次违章记录,他在分析后说出租车是乘客找车,违章的地方我可以不停车;而专车是车找人,乘客站的地方不能停车有些乘客听劝会移位,有些却用给差评为由不肯换位乘车,于是违章就来了。
交通安全法规是为了维护交通安全秩序,预防或减少交通事故,保护出行人的合法权益,而乘客打车的前提条件也应该是在遵守交通法规前提下的交通行为,因此作为乘客不该把某些专车、快车司机的陋习强加给出租车司机,这也是为了保证您的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