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和谐与有温度的交通

标签:
育儿文化 |
分类: 和谐交通,和谐出租 |
今天是北京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的第六天,本来的安排是去几个点转转看看,但是由于昨天睡得较晚,所以醒来时已经有两条短信发来,一条是粉红丝带公益苏红发来的短信,说今天是记者节,祝你节日快乐,感恩你为粉红丝带公益事业的助力。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记者节,第15个记者节,回想这么多年的节日都是在工作中度过,今天也应不例外。
下面一条的短信让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是义乌的胡爸爸(就是10月严重超载货车侧翻压了四岁幼童的爸爸)发来的,他在短信中说,大姐,今天孩子火化,下午就安葬……现在准备去殡仪馆,谢谢你们的关心。我的眼睛已经模糊了,记得两天前胡爸爸就说过,孩子不早点入土他的心里就像刀割一样的疼……希望孩子在天堂更开心快乐……
做记者和从事新闻工作近30年,采访的人数已经记不清了,其中不乏当年世界500强老大的CEO和许多世界著名汽车企业的老总们以及体育和演艺界名人等,而这一次并不是采访,只是受爱心企业大象联盟总裁之托,希望为好心路人搭救四岁女童,后发现救的竟是自己女儿的胡爸爸爱心行为的捐助事宜而与孩子爸爸的联系与对话。
让我难受的是,除了胡爸爸一家失去了可爱的孩子的心痛,还有就是肇事方家人的冷漠。
做汽车记者20多年,一直希望把汽车文化与交通文化结合起来,希望把冰冷的机器(都说汽车是改变人类的机器)与不断延长的道路结合起来,靠的是什么?是人,是有温度的人们,不是无情的驾驶者,更不应该是马路杀手。
我知道我和我团队的同事们都在这个难得的假期中为我们即将建立的“交通文化网”而加班加点的工作着,大家就是希望汽车文化与交通文明的对接,就是希望城市交通多一些和谐,多一份温暖。
我把今天调研的行程取消了,不断遥望着南方,想对胡爸爸说些什么又不知道如何开口,还是短信慰问胡爸爸,节哀,保重。
做汽车文化与交通文化研究近20年,做交通文明的推广也已经十多年了,尤其是“交通文化网”的即将上线就是希望在汽车与人,人与交通的对接上多些和谐,少些悲剧。
让我们点上一支蜡烛。为孩子,天堂里希望你开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