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塑”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013-12-12 23:54:48)
标签:

文化

分类: 消费看点

    12月8日上午,无锡惠山区冯其庸学术馆门前的广场前,许多穿着古装的年轻男女正在悠扬的音乐中吟诵着古诗词,抒情于山水之间。也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许是江南的秀美与悠扬音乐的衬托,让所有的东西都仿佛慢了下来,昆曲、诗词加美景的慢节奏让我们这些来自一线大城市的人有一种休闲的感觉,但是休闲之余的感受又是敲击心灵的小小震撼,就是在这“润物细无声”中感受的历史的悠久与现代人的脚步,以及现代人对文化传承的独到眼光。

    冯其庸作为中国著名的史学家、红学家,学贯古今,著作等身,无锡惠山是他的家乡,如何用自己的毕生文化积累为故乡做点实事,是冯其庸老先生一直念念不忘的事。2009年,无锡市惠山区前洲镇为弘扬国学,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决定兴建“冯其庸学术馆”,打造前洲的文化品牌。经过多方论证和听取各方意见,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冯其庸学术馆”于 2010年1月9日奠基。2012年12月9日,冯其庸学术馆落成开幕,一年来已经举办了13场各种艺术与文化的交流活动。

    无锡惠山作为历史与文化的名城而载入史册,但是文化虽有精华借鉴却没有老本可吃,还必须传承与发扬光大,如何让更多的人到自己家乡办展也是冯老的心愿。选择自己最心爱的学子纪峰在自己家乡举办雕塑展就更意义重大。所以冯老从学术馆成立纪念日之前的两个月就和纪峰策划办展之事,这也让纪峰一直处于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办好展览的“兴奋”状态。纪峰不止一次地说,我要是做不好对不起这么多关心与爱护我的人和朋友,所以他在组织展览期间几乎是没睡过一个好觉,当主持人在开幕式上希望当天的“主人”讲几句话时,他却激动地说不出话,他要感谢的人太多了,不知道该说什么,20多年的学艺与创作,辛苦与成就,都融在激动地泪水中,尤其是她的夫人此时更是潸然泪下。

    如果说安徽界首是他的出生地和第一故乡,那么学艺奋斗20载的北京就是他的第二故乡,而老师家乡的惠山前洲镇他已来过多次,无论是陪着老师还是自己来这里的人都像家乡的亲人一样亲切,也许这是自己的第三个家,艺术之家,所以当他向学术馆捐赠自己雕塑作品时是怀着崇敬和感激的心情来表达对老师家乡人对自己的那份厚爱。

    纪峰,不到20岁就师从著名艺术家韩美林,一学就是9年多,后又是从冯其庸老师,在中国民族雕塑艺术的道路上探索出了一条新路,被称为玩泥巴的艺术家,其尤以人物雕像而著称。目前人物作品已经达到100多人,其中文化与艺术界名人就达到50多人,并以神形兼备而被被雕塑者及家人和业界所称道,最高的作品有6米多。

    从秦兵马俑诞生至今已2000多年历史,并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骄傲;而纪峰的现代人物雕塑,尤其是名人名家的作品,则体现了现代人与当代文化大师们的精神风貌,“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纪峰说,能为这么多大师级人物雕像,是我的荣幸,我从大师们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我要感谢这个时代,也不会辜负这个时代,期待在后人眼中能传达中国民族雕塑艺术“塑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艺术风范。“塑”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塑”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