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香传“的哥”

(2013-06-28 00:26:43)
标签:

文化

今天我们终于如愿了,一箱箱还带着我们编辑体温的图书已经转到首汽集团各分公司的职工书屋和权金城的“的士驿站”以及银建组建的96103叫车平台读书角。

我一直喜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无论后人怎样诠释,如“先读万卷书再行万里路”,还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等等,但都是要告诉了人们自我修养的途径及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后来我选择了负责读书内容的采编,并一伴就是十余年;也因此我没有放弃汽车与交通及相关文化探究等的专版,并坚持了二十年。

上班,读书、看版;下班,打车、行路,总想找到结合点,于是乎,三个阶段打车笔记的形成,尤其是最近400多天(来不及细算,可能已经进入500天)的打车笔记和北京出租车调价听证会代表的使命,更让我牵挂北京出租司机这个群体。该为这个群体做些什么?这是我们两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当我看到首汽工会职工书屋的建成并送书到机场为候机司机排队提供方便的新闻;当我深入了解权金城的士驿站的便利,当我参与北京的哥的姐救助新月司机余晓强师傅的义举等,使我看到一种力量,文化的力量。

其实早在今年初,我们就策划了今年世界读书日送书给的哥及图书漂流活动的方案,并开始着手实施,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让我们不得不停下脚步,暂缓我们的活动。虽然后来成了听证会上的1/25,因为独立的观点被媒体频频曝光让我诚惶诚恐,心情也一直比较沉重,还回避了许多采访。因为,我只想做些实事,因为,我希望还原一个真实的自己,一个与那个“名字”没有关系的自己。当那个名字被画上“句号”的时候,当我用泪眼翻阅着编辑们在读书编版时在书上做过的许多记号并还留有体温的图书时,当回忆这么多年的辛苦付出,自问我们该以什么形式谢幕?

难说再见,我们深知文化的路还远,我们感恩朋友是地,读者是天,只是希望书香能与大家继续相伴。所以,当我们捐出一箱箱图书就是希望用书香传递温暖,用文化的力量唤醒北京交通文化的一个个闪光点。书香传“的哥”

首汽的培训老师在挑选图书。


书香传“的哥”

全国劳模首汽的于凯师傅在挑选自己新岗位的用书。


书香传“的哥”

首汽的图书正在装车中。


书香传“的哥”

银建96103叫车平台读书角的第一批图书在装车。


书香传“的哥”

权金城的职工在装运图书。


书香传“的哥”

这些曾经在编辑手中用过的图书将会再派上用场,书香传温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