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依旧甘腴
| 分类: 读书与爱好 |
古村落依旧甘腴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说得十分生动。“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说得令人神往。
我喜欢去古村落,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品尝美食。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的菜品逐渐走向趋同,现在各地传统食品面对现代食品尚能较劲一二,但毕竟已经势微,以后估计会越来越没有特色。比如晚上出去吃夜宵,各家摊点一定都是各类烧烤,令人望而却步。早餐也逐渐被各种新式快餐和洋糕点代替,可叹以后的乡土之游便失去了一份宝贵的乐趣。
徽州古村的味道,当地人因地理气候环境影响,口味偏咸偏重,油重,味重,而且常借用食物变质的味道刺激食欲,比如臭鳜鱼,腌咸肉,火腿,霉豆腐,腊八豆腐,做菜用多种酱料配菜,喜欢做腌菜,不管什么新鲜的菜都可以用食盐把它腌掉,然后再炒着吃。当地也有鲜鱼(如新鲜大白刁)、鲜笋做菜的,花菇石鸡(野生)等。我带学生实习住在村中老乡家,由于吃得是学生餐,很少吃到肉,蔬菜也是南瓜花、藤,红薯藤,的确“清淡”。它的小吃石头粿,是一种小饼,里面包腌菜,还有香榧,一种硬硬的果子,都很地方风味。我在徽州基本上不饮酒,有一次被人劝着喝竹筒酒也很清淡。

http://dimg06.c-ctrip.com/images/100b0a000000511mf3AF7_R_1024_10000_Q90.jpg所以,总体看,徽州“隆重 ”的饮食和它建筑的规制严谨,色彩黑白淡雅,是有很大反差的。
四明山古村的味道,最有代表性的是山上的清蒸鲜笋,煮青蛳,香煎小溪鱼,羊尾笋汤,烤芋艿,姚杨梅,余姚榨菜,梅菜烧肉。加上一点小海鲜比如黄泥螺,小黄鱼。我在四明山镇喝过老酒(绍兴黄酒),醉了,住在北溪村,第二天早晨醒来,抬头看见月亮,这种经历非常难忘。在冠佩村临瀑的小院,一边尝着鲜笋溪鱼,一边品着绍兴老酒,一边欣赏潺湲泉声,我一直以为这是招待知心朋友的最好设计。
四明山饮食有种较空灵的感觉,与山村仙居的气质,十分吻合。
http://img003.file.rongbiz.cn/uploadfile/201406/04/02/03-29-46719.jpg





抚州饮食和它建筑的砖石材料细腻,色彩青灰醇厚,是吻合的。
鄂东南古村的味道,这里有名的太子豆腐,烧鳜鱼,干笋,鸡汤,老豚(番鸭)汤,折粉,芋头圆,苕粉炒腊肉,野藕汤,鱼丸,萝卜丝炖银鱼。这里也分山区和平原,前者有山区的特色,比如通山县的熏肉和干鱼、干菜,我前不久在通山吃了一道鲫鱼炖豆腐和渣,放干辣椒皮,久炖愈甜,味道真好。后者如赤壁市的新鲜鳜鱼、鱼糕和嘉鱼的全鱼席,味道驳杂,各具特色。我每次去阳新县的玉碗村,村里都会安排我们喝他们自酿的纯谷酒,度数很高,腊月的村里极冷,大家都会喝得面红耳赤。http://cp1.douguo.net/upload/caiku/a/1/2/yuan_a1ca85dc2ce62ed2158cd368a2980442.jpg
鄂东南既讲究菜品的新鲜,也有腌制风味,和建筑的色泽深沉,对比鲜明比较匹配。
水乡的味道,“鲈肥菰脆调羹美”。“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白蚬,银鱼,鲈鱼,塘鳢鱼,螺蛳,莼菜,茨菇,糖藕,青团子,桂花糕,都是清淡饮食,当然还有著名的苏州蹄髈,加饭黄酒,应了苏州人形容惬意的生活的“螺蛳啜啜,蹄膀笃笃,老酒喝喝”。
水乡饮食清淡带甜带腻,与当地的小巧精致的建筑和风土是和谐的。
土家族古村的味道,腊肉,豆渣,油茶汤,土豆,鲊广椒,我去鄂西土家次数不少,但觉得那里饮食比较单调,也反映土家族生活的艰苦。土家的酒包谷酒,度数不等,作为餐前酒,居然不要钱。在土家吊脚楼半开敞的院子里吃饭,喝酒,“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也非常惬意,富有诗意。
贵州古村落的味道,有辣子鸡,折耳根,干蕨菜炒腊肉,酸汤鱼,牛肉粉,苗民喜欢饮酒,但水酒度数不高,比较特别的是女人也喜欢饮酒。我们住在苗寨的时候有一次看见女主人约对面山上寨子的姐妹喝完酒还在河滩上打架。云南古村的味道,包括大理和丽江,有砂锅鱼,酸爽木瓜鸡,乳扇,喜洲粑粑,猪肝鲊,丽江粑粑,砂锅腊肠饭,蕨菜,蚕豆米粉,腊肉。我在云南不喝酒,对那里的酒没有印象。但是,在白族人家或纳西族人家院子里吃饭,听洞经古乐,看天井上白云蓝天,别有风味。


古村落的美食,也是古村落芬芳的一部分,不仅因为芳香吸引,而且被味道吸引。去过的古村落,无论拿什么招待我们,都是他们真心的相待,不仅是口腹之腴,更是精神的营养。
《桃花源记》:"……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这里面饱含了乡人之情,乡土之味和乡土游之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