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中日记(八)洋县老街

(2020-03-27 20:40:49)
分类: 美丽的古城老街
汉中日记(八)洋县老街
    洋县是汉中属县,它地处汉中盆地西北,是陕南为数不多的几个富县之一。洋县处于岭南江北,背依是秦岭,有取之不尽的森林与山区资源。前临汉江, 是便利的航运通道,也是灌溉良田,养鱼种莲的资本。山水之间,有开阔的平地良田。
    洋县占据傥骆道之口。傥骆道得名于其南口位于汉中洋县傥水河口,北口位于周至县西骆峪。傥骆道长约240公里,是褒斜道子午道连云栈道等古道中最快捷也最险峻的一条古道。傥骆道骆谷道”,是一条关中通往汉中的近道,虽然道路险峻不太好走,但受兵匪之患相对少一些,路又近,于是渐渐发达,有时甚至成了长安到汉中的大路。史料记载:傥骆栈道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三十里则设驿置……这些凌空飞架的栈道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湍流绿波之上,时而一阁,时而一楼,时而一亭,元代以后,傥骆道荒废不通。据明嘉靖《汉中府志》记:“洋县之北,林深谷邃,蟠亘千里,为梁、雍第一奥阻”。但是,在民间贸易上,这条古道从未间断,直至108国道修通。
     洋县占领南出之口,无数货物往来,时时人物滞留,商业繁荣,弄得不热闹都不行。于是,洋县就发达起来了。
   依据山口古道的要塞而发达, 这种情况在全国其他地区也常常出现。
汉中日记(八)洋县老街
     西关大街的入口
     洋县古称洋州。洋州建置之时,今洋县城为洋州州治所在地。洋州下辖兴道、西乡、黄金、真符四县。明代洪武三年(1370)改洋州为洋县,直至现在称呼未变。汉中日记(八)洋县老街
西门外
   洋县最早在宋代建城,清嘉庆年间因火灾原址重建,周长3.65公里,建有五座城门,东朝阳,南通津,西迎恩,北护翠,西南襟江。城内有名的街巷,明代以前即有记载,如东二街(青阳),东三街(太平),学巷街(黉学巷)。
   我判断图中右侧的路口是西门的所在,因为左边的道路向西下坡,从地势和防御的角度,这里应该是西门外。
汉中日记(八)洋县老街
   西大街
    西大街大约一公里长,沿街两面都是连续的木板铺面,缝纫店,香火店,布店,理发店,洋铁皮店,药店,书店,挂面作坊,国营旅社,百货门市部,五金店,自行车修理,棉纱线店,照相馆,布鞋店,诊所,面馆,烧饼铺,酒铺,剃头铺,茶社,算命摊,卖烟的老人......五花八门,保留着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情景。
   我在这商铺包裹的空间向前走着,一边感叹这里往日的繁华,一边身上都出了汗。
汉中日记(八)洋县老街
十字街
 当地叫大什字,曾经古城的中心,东西南北大街的交汇处。也是商业最繁华的地方。图左面那个门面上有“国营老什字副食商店”的招牌。眼前的情形很难想象当年的城市中心在这里。
汉中日记(八)洋县老街
南大街
汉中日记(八)洋县老街
洋县剧团沿街
   这里是西大街向东的延伸,沿街的铺面改成了近代的样式,檐口做了水泥石灰及癞子灰装饰。我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再向东走,而是折向南,去找那座唐代的古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