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古村落赏析之冠峰村(大坊)——漫天云霞挽留不了地平线那端的落幕

标签:
历史旅游文化杂谈 |
分类: 山村考察(江西省) |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冠峰村(大坊)——漫天云霞挽留不了地平线那端的落幕

村前一条南北向的道路横在村落与田野之间,村落的界面顺道路展开,门坊面向道路,进入门坊尚有东西向的进深。南端有樟树林为界,祠堂位于北面,这样一头一尾的秩序(上下关口或种植风水树,或建筑祠堂庙宇),在金溪很常见。村民在旧村背后西边的高地建了几排新房(更加适于现代人的居住),旧村部分于是被空置起来。如果没有外力介入,估计不久,这座村落的旧村部分将会因为无人居住,愈加颓败而消失,这里将恢复为一片平地 。
给 荒村写故事,不仅由我在慢慢道来,仿佛它们也时时静静听我述说。我不知不觉,已经下了决心为这些不知名的村落做记录,阅读它们,体验它们,审美它们,每个村子发现一两个亮点和特色,并逐渐去还原它们原来的东西,这是一件多么令我愉快的事情。朋友对我说,做这没有利益,有点可惜和不公平,我说我认为挺好,因为我就是这样选择的,这样的时候,有这样一件事做,把今天的感思奉献给未来,我应该感恩。
这个村子看上去布局比较简明,它的特点是它的正面朝向田野,尺度开阔,它的建造区和田野之间也没有分出台次,而是几乎持平,开门即路,眼前即田野,营造出一种平缓、空旷,辽远的意境。



村子东面的原野。

我们即将告别这样的村道。

传统的建筑,运用均齐的符号,却通过组合,产生可识别的丰富变化。

我喜欢这样的画面,茅屋(土屋)数间,杂树相间,野草飞长,直挂墙头。道路蜿蜒,尽头余味无限。路旁野草,气味芬芳。

村落的门坊,正对东面,门后的建筑与之方向保持一致。这座门坊比较舒展开阔,这种尺度的门坊在金溪并不多见,和它面向的田野一样,平整舒展,两者气质是吻合的。但是它的门额没有题字。不能说它有多么特别,但是它仍然反映金溪古村落的特色,平直的轮廓,方正的体型,比例协调,有一种大度的美感。乍看上去平淡无奇,实际上蕴藏阔达醇厚。

青石青砖,人工砌筑,勾勒出协调的外部的世界。






里巷之间,气息在流动。


房屋内部,整肃的木质梁架,组织了规矩的内部空间。

门外的旷野。开门可以迎接十里之外的风景,晨昏之间的召唤,正是武夷山那边的光和风。能够用有这样一望无垠的视野,在金溪古村落之中也不多见。




村子东面的原野。

我们即将告别这样的村道。

传统的建筑,运用均齐的符号,却通过组合,产生可识别的丰富变化。

我喜欢这样的画面,茅屋(土屋)数间,杂树相间,野草飞长,直挂墙头。道路蜿蜒,尽头余味无限。路旁野草,气味芬芳。

村落的门坊,正对东面,门后的建筑与之方向保持一致。这座门坊比较舒展开阔,这种尺度的门坊在金溪并不多见,和它面向的田野一样,平整舒展,两者气质是吻合的。但是它的门额没有题字。不能说它有多么特别,但是它仍然反映金溪古村落的特色,平直的轮廓,方正的体型,比例协调,有一种大度的美感。乍看上去平淡无奇,实际上蕴藏阔达醇厚。

青石青砖,人工砌筑,勾勒出协调的外部的世界。






里巷之间,气息在流动。


房屋内部,整肃的木质梁架,组织了规矩的内部空间。

门外的旷野。开门可以迎接十里之外的风景,晨昏之间的召唤,正是武夷山那边的光和风。能够用有这样一望无垠的视野,在金溪古村落之中也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