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澳塘村(一)——一面牌坊引发的推敲

(2017-06-27 09:03:00)
标签:

历史

旅游

文化

杂谈

分类: 山村考察(江西省)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澳塘村(一)——一面牌坊引发的推敲 
      澳塘村位于金溪县琉璃乡,946县道东侧2公里处。金溪古村落赏析之澳塘村(一)——一面牌坊引发的推敲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澳塘村(一)——一面牌坊引发的推敲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澳塘村(一)——一面牌坊引发的推敲

澳塘是一个谢、周、杨等多姓杂居的大村,据说其中周氏宋代定居,杨氏元代迁来,因水塘广深而得名。
      村落的大格局虽然还可以看出来,但是破坏状况比较严重。村落坐北朝南,地势平坦。村子整体的风貌也许不算完整,但是还保留着杨氏宗祠,科第门楼、世尉门楼、大夫坊门楼、谢家宅第、周家宅第等几处重要的历史建筑。尤其那面中一面明代大夫坊门楼,使这座村子在金溪古村落中闪耀着应有的光芒。金溪古村落赏析之澳塘村(一)——一面牌坊引发的推敲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澳塘村(一)——一面牌坊引发的推敲

        发现大夫坊的时候,引起了我们的一番推敲——这面牌坊的正面被抹上石灰,后来仔细辨认才得知是”大夫坊“三字,背面的”文光“则十分清晰。围绕这面牌坊,大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在这座祠堂旁边,我们拍照,测绘,讨论——田野调查的现场,就是最好的课堂。历史建筑,就是最好的教科书。谁说我们去乡野,仅仅是旅行?旅行本身就是潜移默化的学习,而这种学习,还需要探索发现,求证未知的精神和收获。金溪古村落赏析之澳塘村(一)——一面牌坊引发的推敲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澳塘村(一)——一面牌坊引发的推敲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澳塘村(一)——一面牌坊引发的推敲
牌坊的内侧。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澳塘村(一)——一面牌坊引发的推敲
牌坊的正面。
    “大夫坊(文光)”牌坊位于琉璃乡澳塘村南古道北侧,周家宅旁,坐北朝南,高5.15米。牌坊建于明嘉靖壬寅年(公元1542年),其距今已有475年。这座牌坊的特别之处在于正反面都有刻字,牌坊正面额楣正中横刻“大夫坊”三字,右边小字书:“□□知府霑”,背面额楣正中横刻“文光”二字,右边有小字:“州府知府曾汝檀同知黄思通判谢然推官□□知丞季庭桂主簿黄□□”落款“嘉靖壬寅年十二月吉旦立”
   显然,这是一面有明确纪年的明代石牌坊。
     大夫坊”坊为硬山顶青石牌坊。牌坊背面两中柱上连接两个侧楼,与正立面的边楼垂直,且构造相同。正立面两侧与院落围墙相连,侧楼与街巷两侧墙体相连。屋顶檐下施石砌斗拱,雕刻精美。牌坊主楼东侧屋面部分脱落,局部斗拱损坏;西侧边楼瓦面损毁,东侧边楼屋面与斗拱全部损毁。牌坊当心间开门,为村落里巷的通道。左右两边是石窗。门框南面上方是“大夫坊”额楣。额楣左右是竹子样式的石雕短柱,两侧有方形镂空石雕,右首图案为“双龙戏珠”,左首图案为“双狮戏球”。门额下额枋上有三颗门簪,已遗失两颗。牌坊里侧(北面)额枋中间书“文光”两字。边楼两柱间用石板封砌,额枋与檐枋之间有装饰性月梁。正面柱根部施抱鼓石,中柱上的高约两米,两侧的抱鼓石略小,整体造型优美。原有抱鼓石四个,现仅存西侧两个,东侧的两个遗失,只剩下鼓座,露出石柱上的榫卯口。整座牌坊造型古朴,用材粗大,年代久远,结构稳定。它和蒲塘村那面“旌义坊”相比,不仅高度矮了,层次减少了,雕刻细节也明显“简朴”了许多。
          我们正在村中的时候,并不知道牌坊的主人是谁,于是询问老乡。一位路过这里打水的中年妇女说,这是为老师立的牌坊——后来证实不是,但是我还是感动,虽然在老乡口中相传的信息有很多是有误的,但是人们尊师重教,这样的文化又有什么错呢?
   后来查阅《澳塘周氏族谱》,村人周瑚(1492~?),字宗夏,号茭泉,嘉靖十年(1531)辛卯科第62名举人。嘉靖二十一年(1542)吏部大挑举人,考选第二,授宁波府通判,二十六年(1547)升邵武府同知。谱内亦对曾汝檀、冯元等人有相关记载。据《抚州府志》,曾汝檀嘉靖二十年任知府,顾霑嘉靖二十六年任知府,其他官员亦均有记载,职衔吻合;《宁波府志》、《邵武府志》对周瑚任职状况与族谱也吻合。

    金溪县史志办认定,周瑚于嘉靖二十一年选官后,族人按规定并获授权,在村中树立牌坊,对其表彰,并鼓励其他族人积极进取,对外以示家族兴盛。由于期待其以后有更大作为,立坊之初,仅将“文光”题于内侧(通判是六品郎官);后获任府同知,是五品大夫,故增刻“大夫坊”于前。这座牌坊保存状况不好。但它仍然作为这一组建筑里巷的入口,发挥正常的作用。后面的周家老宅,明显是清代的建筑,但是它和牌坊已经几乎浑然一体了。

    

    牌坊也罢,祠堂也罢,民居也罢,村落也罢,都是遗落在乡野的先贤。它们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也是这个民族的尊严。除非你否定这个民族和它的历史,否则你不能轻慢它们。金溪古村落赏析之澳塘村(一)——一面牌坊引发的推敲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澳塘村(一)——一面牌坊引发的推敲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澳塘村(一)——一面牌坊引发的推敲
谢家的宅第,规模相当,保存完整,前面有一个院子。老乡告诉我这是”夏家“的宅子,后来才知道”夏“是"谢"的当地方言。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澳塘村(一)——一面牌坊引发的推敲
谢家的室内。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澳塘村(一)——一面牌坊引发的推敲
明代建筑梁架。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澳塘村(一)——一面牌坊引发的推敲
这个门楣有意思,只写了一个福字。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澳塘村(一)——一面牌坊引发的推敲

吞口。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澳塘村(一)——一面牌坊引发的推敲
带阁楼的房子。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澳塘村(一)——一面牌坊引发的推敲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澳塘村(一)——一面牌坊引发的推敲
杨氏宗祠。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澳塘村(一)——一面牌坊引发的推敲
前院。这种布局, 不过是增加了一道院墙。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澳塘村(一)——一面牌坊引发的推敲
村后的古树。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澳塘村(一)——一面牌坊引发的推敲

牌坊前面的池塘。
       我们在这里逗留良久。因为村里现存的三座门楼都通向这里,这里应该是村子的正面,古道延伸的方向。冬天的池塘,一群鸭子在游弋——我回忆起来金溪那年的冬天,实在是一个暖冬,晴好,温暖。
     澳塘村,保留着明代的牌坊、明代民居,加上明代名人举人官员,有着完整的明代事迹,是典型明代气象的村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