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疏口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良田美池氤氲的诗画之乡

(2016-02-25 21:26:06)
标签:

历史

旅游

文化

分类: 山村考察(江西省)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疏口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中国传统村落)——良田美池氤氲的诗画之乡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疏口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良田美池氤氲的诗画之乡

疏口村位于金溪县琅琚镇,吴氏聚居。2018年底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金溪古村落群中,疏口村是一个充满水韵诗意的地方,也仿佛是一个一直蒙着面纱的地方。
      吴氏族谱记载,吴氏先祖原居住在抚河东岸的疏山脚下。一天,白云长老(疏山古刹第一任住持,人称圆照大师)在疏山结庐修行,他餐进斗米不饱,终日在山中石上打坐,雨阳不沾,毫无倦意。吴氏先祖见之大惊,问他有何要求,长老回答说:“只求施舍一袈裟之地。”吴氏先祖以为戏言,长老正言道:“非戏言也,一袈裟地足矣!”吴氏先祖见他说得如此认真,于是满口答应,并立字为据。是日,碧空无云,红日高照,长老徐徐解下身上的袈裟,向天空一抛,霎时,袈裟化作一朵彩云,将太阳遮住,方圆数十里。吴氏先祖大惊失色,但有言在先,又立有字据,且建寺乃慈善之举,只好忍痛施舍。白云长老是个得道高僧,他了解吴氏先祖的难处,于是将手中的拂尘向北一抛,然后对吴氏先祖说,拂尘落下之处,便是你安居之地。因拂尘在溪水之北,又由疏山而来,遂取村名为疏溪。又因村处疏山北口,后人将村名改为疏口。
 我曾经造访过那里两次,而两次都下着蒙蒙的细雨,伴着脚下水渠的水声,由西向东顺着池塘边向着村落深处走去,村外景色笼着朦胧雨意,村里巷道寂静无人,不像走在普通村落中,而是在游赏一处郊野园林。
        这座村落的设计,南面的一串池塘以及远处的林木,拉开村落的视野和景深,也屏蔽了更远的田野,勾画了一个与外界隔离的世界。这一点也很巧妙,既不知道树丛那边还有多远的空间,反而使人产生更遥远的遐想,达到了障景和以小见大的效果。
   村中名人辈出,如吴会、吴悌、吴仁度、吴伟南等,使之成为一方名里。
吴会,字庆伯,号书山,元朝至正四年解元,隐居不仕,埋头著述,有《天文图说》、《易经纂佩》、《杜诗评注》、《吴书山诗集》四卷行世。
吴悌,字恩诚,人称疏山先生,明嘉靖十一年进士,从小立志于象山之学,著有《吴疏山集》。累官至南京刑部侍郎,卒赠礼部尚书,谥文庄。当官立事皆切于民生国计,权奸当道时,他耻于为伍,甘居清贫。罗汝芳哀其学继象山,崔都玉谓“得罪权贵止于不为官,得罪疏山则不可为人”。
吴仁度,字君重,又字继疏,明万历十七年进士,著有《吴继疏集》12卷传世。累官至吏部主事、兵部和工部侍郎。他严守德操,磨练品行,政绩卓著,魏忠贤当政玩弄权术时,他绝不与通。
吴伟南,号紫竹,湖南岳州参将,18岁从戎,清咸丰九年为解果州(今四川)之围奉檄赴援。在战斗中遭受伏击,负伤17处仍手刃数十人,后因寡不敌众,自刭而死,年仅30岁。
村中有天官第、司马第、明经第、大夫第等官宅民居,有贤祠、增祠两座大祠堂,有疏溪书院、东壁书房旧址,还有两面“节孝”石牌坊。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疏口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良田美池氤氲的诗画之乡
疏口村,坐北朝南,村南一排池塘,是精心的安排。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疏口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良田美池氤氲的诗画之乡
从村落总门楼到那个券门,之间约有300米,这是一种非常舒缓的过渡空间。我相信这是村子在布局时就设计好的节奏,特意不急不徐,不紧不慢。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疏口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良田美池氤氲的诗画之乡
伸向池塘的“水榭”,将村落的园林水趣又有意推到一个高潮。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疏口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良田美池氤氲的诗画之乡
潺潺流淌的水渠。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疏口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良田美池氤氲的诗画之乡
天官第外的水塘,这里又是一处关于水的故事。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疏口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良田美池氤氲的诗画之乡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疏口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良田美池氤氲的诗画之乡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疏口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良田美池氤氲的诗画之乡
村落里总是有幽然的去向。金溪古村落赏析之疏口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良田美池氤氲的诗画之乡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疏口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良田美池氤氲的诗画之乡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疏口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良田美池氤氲的诗画之乡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疏口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良田美池氤氲的诗画之乡
村巷是墙的艺术。它们界定了区域,遮挡了视线,保证了安全,也制造了多样的空间。疏口村的巷子收敛了人们的视线,听见水声,而不再见水。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疏口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良田美池氤氲的诗画之乡
民居的院门,这里和我在疏口村感受的整体尺度是匹配的,它总要拉开一个过渡的空间和舒缓的视野。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疏口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良田美池氤氲的诗画之乡
废弃的戏台,空留下鸟音。金溪古村落赏析之疏口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良田美池氤氲的诗画之乡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疏口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良田美池氤氲的诗画之乡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疏口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良田美池氤氲的诗画之乡
曾几何时,我们会失去这样的路径和方向。金溪古村落赏析之疏口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良田美池氤氲的诗画之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