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古村落赏析之疏口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良田美池氤氲的诗画之乡


标签:
历史旅游文化 |
分类: 山村考察(江西省) |
金溪古村落赏析之疏口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中国传统村落)——良田美池氤氲的诗画之乡
疏口村位于金溪县琅琚镇,吴氏聚居。2018年底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金溪古村落群中,疏口村是一个充满水韵诗意的地方,也仿佛是一个一直蒙着面纱的地方。
吴会,字庆伯,号书山,元朝至正四年解元,隐居不仕,埋头著述,有《天文图说》、《易经纂佩》、《杜诗评注》、《吴书山诗集》四卷行世。
吴悌,字恩诚,人称疏山先生,明嘉靖十一年进士,从小立志于象山之学,著有《吴疏山集》。累官至南京刑部侍郎,卒赠礼部尚书,谥文庄。当官立事皆切于民生国计,权奸当道时,他耻于为伍,甘居清贫。罗汝芳哀其学继象山,崔都玉谓“得罪权贵止于不为官,得罪疏山则不可为人”。
吴仁度,字君重,又字继疏,明万历十七年进士,著有《吴继疏集》12卷传世。累官至吏部主事、兵部和工部侍郎。他严守德操,磨练品行,政绩卓著,魏忠贤当政玩弄权术时,他绝不与通。
吴伟南,号紫竹,湖南岳州参将,18岁从戎,清咸丰九年为解果州(今四川)之围奉檄赴援。在战斗中遭受伏击,负伤17处仍手刃数十人,后因寡不敌众,自刭而死,年仅30岁。
村中有天官第、司马第、明经第、大夫第等官宅民居,有贤祠、增祠两座大祠堂,有疏溪书院、东壁书房旧址,还有两面“节孝”石牌坊。

疏口村,坐北朝南,村南一排池塘,是精心的安排。

从村落总门楼到那个券门,之间约有300米,这是一种非常舒缓的过渡空间。我相信这是村子在布局时就设计好的节奏,特意不急不徐,不紧不慢。

伸向池塘的“水榭”,将村落的园林水趣又有意推到一个高潮。

潺潺流淌的水渠。

天官第外的水塘,这里又是一处关于水的故事。



村落里总是有幽然的去向。




村巷是墙的艺术。它们界定了区域,遮挡了视线,保证了安全,也制造了多样的空间。疏口村的巷子收敛了人们的视线,听见水声,而不再见水。

民居的院门,这里和我在疏口村感受的整体尺度是匹配的,它总要拉开一个过渡的空间和舒缓的视野。

废弃的戏台,空留下鸟音。



曾几何时,我们会失去这样的路径和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