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佛学希阿荣博修行 |
分类: 媒体访谈 |
问:世人对死亡这件事充满抗拒和恐惧,您会对此说点什么?
答:对恐惧的事,我们一般有两种选择:面对或逃避。死亡这件事却是无可逃避的,抗拒和逃避只会让我们更加被动。佛法教人以务实的态度看待人生,如果一件事无法避免,那么就正视它。这是最明智,也是最节省精力的做法。
如何正视?你得慢慢调整自己对死亡的态度,接受它是生命的一部分,就像疾病和衰老一样,每个人都会经历,在这件事上你并没有比别人更倒霉。由抗拒转向接受会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尤其当你身边真的有亲近的人在面临死亡,或者你自己在面临死亡时,你很难不怨恨。有这种情绪也正常,但关键是不要允许自己沉浸在其中,这于人于己都不会有帮助。
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帮到自己和别人?正视死亡的第二步,就是了解死亡的过程:死前最后的几周、几天、几小时里,生命是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人在临近死亡时,身体会有哪些变化?会想什么?需要什么?你对此有所了解,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佛法中有详细讲到,当修行者看到自己身上出现某些“死相”,说明寿命已经到终点,这时应开始为死亡做准备。有些人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并提前料理好一切,然后安详地往生。做到这样,靠的是平时的修持。
现在的人大多对死亡一无所知,当有亲人、朋友临近死亡,虽然很关切,却并不知道怎样去帮助。临终者对事物的感受迥异于常人,而人们往往是想当然的根据自己的感觉和需要去判断他想什么,需要什么。可想而知,这不但帮不上忙,反而有可能制造麻烦。
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着想,都需要对死亡有所了解和准备。死亡不知何时会突然降临,所以这种了解越早开始越好。
(摘自《人物》杂志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