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说得着”说起
(2017-12-14 21:30:42)
我在一个特别的时候,遇到了这本书——世界像一个封闭的桶,要爆炸了,没有一点缝隙,让人喘不上气来,要窒息了一样。我急于从闷桶中逃走,于是我来到了最南方,去找小玉。她放下一切工作整天陪我,她的家对我来说,像一个防空洞。那天晚上,她突然说起一本书,你看过《一句顶一万句》吗?
在窒息的时候,我为什么要跑那么远去找小玉?对我来说,那是一种本能的反应。我也问过自己,为什么单单去找小玉?
《一句顶一万句》里说:“人世间一切缘起皆因说得着。”
“世界上的人遍地都是,而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小玉,对我来说,就是那个“说得着”的人。
《一句顶一万句》是刘震云的小说。刘震云,一个北大毕业的河南人。既有河南人深藏的心机与城府,满肚子的弯弯绕,又能以北大人的文化之眼来回望和审视这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
如果不是在这个时候遇到这本书,也许我不会有那么特别的感受。
这是一本看起来有些绕的书,一个人的故事套着另一个人的故事,层层叠叠搅在一起,像一团麻纠缠着,很多人的生活就这样密密麻麻地关联在了一起,既是一个人的故事,又是一群人的故事,既是这一个人的故事,又有他的祖辈和父辈的故事,横的和竖的线穿成了一张网。
这里有很多看似啰嗦的琐碎,其实这里有刘震云深深的心机和企图——他是奔着在文学史上砸出点痕迹使的劲——看似让他的文字和人物像水一样任意流淌,不加控制,背后却有“道法自然”和“大巧若拙”的不经意——大腕都是这样写的,不用蛮力。比如《红楼梦》和《百年孤独》——让书里的人物自己往前走,又在不经意间把作者的精妙之处藏了起来。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是会想起那两本书——它们的共通之处,就都是在纷繁复杂的生活表象之下,写出了人性深处的孤独。
这本书,刘震云费了这么大劲,到底说了个啥?我觉得,就说了三个字“说得着。”书里的人,都是贩夫走卒,卖豆腐的,赶大车的,剃头的,做馒头的……外在的,他们看似整天忙忙碌碌的为生计奔波,可内在的,这些人脑子里都有个“魂”牵着,这个“魂”左右着他们行走和做事的方向。这个“魂”,就是他们冥冥之中都在寻找那个“说得着”的人。
茫茫人海中,这两人怎么就成了好朋友?那两人,怎么就走到一起去了?而这个人和那个人就怎么也整不到一块去?
“想要拥有一段亲密关系,最重要的就是要说得来,无论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每个人都是孤独的,都渴望能有一个知音,自己说话,对方可以听懂,关键时候,遇到烦心事也要为自己拿个主意。”
“说得着”是什么?是那种了然于心的心照不宣,有一种熨帖,和他在一起舒服自在。和别人不能说的话,都可以和他说。
书里有好多这样的例子。杨百顺就是和他爹整不到一起去,所以他小小年纪就离家出走,自己讨生活去了。他这一辈子活得乱七八糟的,他媳妇和别人跑了,可他却和自己的养女巧玲特别能说到一起去,一个五岁的小丫头特别的懂他的心思,也心疼他。为了找到被人贩子拐跑的巧玲,他抛家舍业,背井离乡的找。
书中还写了几段出轨,其中一段是:吴摩西发现自己的老婆和人偷情,他在门外听见两个人抱着说了一夜的话,吴摩西先是气愤;待两人逃走后,吴摩西出远门又撞见了他们,眼见这对偷情的男女过的虽苦,却有说有笑,有说不完的话,他这才觉得自己悲哀——“他们一夜说的话,比和我一年说的都多。”
这些偷情事件中,都有一个“说得着”。两个人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相反,被偷袭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夫妻两人没话。很多人活到后来,都是无话可说。那是一种人生的悲凉。两个无话可说的人之间,有一种硬梆梆的别扭,能让人慢性死亡。杨百顺的养女在临死前,大声喊了一句“爹啊!”,她榻前的子女,没一个懂她。她和她爹走失了几十年了,可那份心意相通,还是让她念念不忘。
“世上的事,原来件件藏着委屈。”每个人心里都有委屈,这其中,最大的委屈,就是没有一个“说得着”的人的委屈。
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在心里盘算过,你如果有了什么为难的事,谁能指得上?指得上,不是指借钱或办什么事,而是遇到想不开的事,拿不定主意的事,能有个人商量。
书里说:“人这一生,听过的话怕要数以亿计,绝大部分如浩渺烟霞,听过就散了,以至经常会忘记刚才身旁的谁对你说过什么。但一定会有那么个人,远在千里之外,几年甚至十几年前对你说的话你至今记得,铭记在心,无比深刻,一句顶一万句。”
我们为什么偏要踏破万水千山,去找那个“说得着”的人呢?刘震云说:“世界是由一群孤独的怂人组成的。你我都是他们中的一员。”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找到一个温暖的灵魂伴侣。
我们到底要找什么?没找到那个人时,你就是一个闷罐,“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或者你说了很多言不由衷的话,说完也就飘散到空气里了,没留什么痕迹。找着了那个人,生命就好像有了个指向,天窗打开了,生命的能量也有了个流动的去处,于是一潭死水就活了,一切都欣欣然起来,蒙昧的生命也睁开了眼。
“有些人说得着,有些人说不着;有些人现在说不着,将来或许能说得着;有些人现在说得着,将来未必能说得着;有些人这一辈子也说不着。找一个能说得着的人过一辈子是福分,不管是爱人、朋友还是亲人。”
书中还写到了好几个人的死。没有一个死的了无牵挂,都带着一肚子的重重心事。也就是说,都不圆满。每个人的最后,都是没着落的和孤独的。
前一篇:最后的那段路怎么走?
后一篇:中年的好,只有我们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