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的人生导师在哪?

(2017-07-27 21:21:21)


我最近在看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的《向前一步》。她在其中,说到一个年轻人成长中的重要问题:“如何找到你的人生导师?”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聚会。聚会中的其他全忘了,只记得其中的一个细节。大家在席间都夸一个晚辈能干,晚辈说,如果说我有了点进步,那也全是陈姨的点拨。陈姨是晚辈的领导。我记得陈姨看晚辈的眼神,像看自己的女儿。陈姨说:这个孩子也真有不少的毛病,办事毛草,脾气急,这些年我真没少咔嚓她。有时说狠了,她好几天不和我说话,我俩也整得急头白脸的。好在,她过后能寻思过味儿来,有时,她当时不接受我的意见,但过后,她真改。晚辈感慨地说,我其实是被陈姨硬给批评出来的。

陈姨说的是实在话。年轻人刚入职场,能遇到这样一个一心为你好的领导和长辈,当然是福气。我深刻地记得,席间,另一个女生幽幽地说:陈姨,你咋不也批评批评我呢?

从陈姨这儿,我知道了所谓的“人生导师”是什么样的。可能批评你时,特狠,劈头盖脸的,但真心为你好。按过去的说法,这样的人,是你的“贵人”。

谢丽尔在书中,说到了一个“小鸟找妈妈”的故事,相类似的是,我们中国的读者都知道的“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谁是你的妈妈呢?遇到一个好的人生导师,就像找到妈妈的小蝌蚪一样,这其中有幸运和感激。

这里,有一种寻找。这两者之间,也有一种默契和对接。冥冥之中,他们都在寻找那个“对”的人。

我的同学延,每年总是要雷打不动地去看她退休的老领导,在他们生日的时候,她还要亲手给做一个蛋糕。她总是和我说起,这几个老领导对她的帮助,念念不忘,其中的老赵,我写过的,在他生命的最后一程,是她和我陪在他身边。她说,她能有今天,她是他盘出来的一块玉。这种感情,远远超越了职场的范畴,也没有了性别和年龄。延最近做了一场烘焙展,做了几十种点心,请大家品尝,这也是对她自己烘焙10年的一个总结。我注意到,在展品现场有一幅字,是这样写的:高风亮节胜者谁?大道至简先生醉!这是延写给老赵的,她用这样的方式让老赵也来到了这个芬芳的现场。

他们之间的友谊,没有因为他的退休而结束,甚至没有因为生命终止而终止。某种程度上,这已经超越了人生导师的意义。

这里涉及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女下属和男领导的关系。谢丽尔给出的建议是:“两个人都必须保证自己行为得体,这样在任何情况下,女性和男性都会感到比较安全。”的确,有的时候,你想保护一种关系,让它能长久,那就要学会止步。如果你想破坏一种关系,可能就是让它暧昧和变味。有时,透明,是一种更好和更纯粹的方式。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遇到。怎么样才能遇到那个对的人?

谢丽尔说:事实上不是“找个好导师你就能变得优秀,”而是“脱颖而出,你才会遇到一个好导师。”研究显示,导师对门生的选择基于其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潜力。人们会本能地投资给那些才华出众以及能因资助而真正受益的人——我觉得,这种研究结果,多少有点世故。我更愿意相信,一个导师,选择一个门生,是因为生命中的某种契合。这个年轻人身上,有打动他的地方。或者是相似的经历,或者是某种品质,最常见的是,导师觉得这个年轻人很像年轻时的自己。他全力去帮助他,是想帮助当年那个懵懂青涩的自己。

我家先生对他的导师,就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感觉。导师每次回国,都要选不同的城市入关,那里有他的学生,他要去看看他们。老师说:我年纪大了,我把每一次回来都当成最后一次。我能想象,那些学生,也都把他,当成自己精神上的父亲。我的感觉,这么多年,学生们更是敬仰老师的人品。时间是对世道人心最好的检验。

我的一个同学,博士毕业后,用不到1年的时间在一家公司做到公司总经理。我问他,这个奇迹是怎么发生的?他说:其实在职场上,有一个隐形的规律,那就是所有的上级,不管是哪一级的领导,只要他想把事情做好,他一定求贤若渴地在寻找一个能胜任某一任务或工作的人。如果你恰好就是那个能让他眼前一亮的人,他为什么不选择你呢?最重要的,是用你的业绩说话。他也因此和那个让贤给他的老总成了一辈子的朋友,他说,那也是他的导师。

导师选择门生会有不同的标准和喜好。但我知道作为前辈的职场导师,讨厌什么样的人:不努力,不诚实,投机取巧,斤斤计较。换个说法,除了个人的才华和人品,老师们都喜欢积极上进,能吃苦不抱怨,不计较个人得失,把交给他的每一件小事都做好的年轻人。

小时候,听算卦的说,有的人这一辈子总有贵人相助。我就想:贵人啥样?点石成金的贵人会选择什么样的人去帮助他呢?后来,我想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总能遇到贵人?因为他身上有美好的品质,有了这些美好的品质,自然就会吸引来帮助他的人。

所谓人生导师,就是能开拓你的眼界,提升你的格局,给你正能量的人。好的师徒关系,一定是一种相互的给养。前辈能给晚辈的,是经验和指点。晚辈能给前辈的,是让他看到生命中薪火相传的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董小欠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