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6年前的一次艳遇

(2013-02-21 11:41:25)

 26年前,我大二,暑假,我和我的同学灵在松花江边散步发呆。一个温暖的黄昏,两个单纯的女生,心里突然有点落寞,莫名的惆怅了一下,文科女生。

 


这时,对面走过来两个男生,白衬衫,眼镜,敞开的衬衫里是白背心,上面有四个大字“南开大学。”他们看见了我们,站住了,先是目光停留,迟疑,终于开口:“同学,你好,我们是南开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我们来哈尔滨参加一个法学会议,住在友谊宫。”我们很奇怪地看他们有些局促地介绍自己。他们中的一个接着说:我们是慕松花江的盛名而来,想请两位同学帮我们在松花江边拍张照片。

 

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呀,小事一桩,心想,不就是拍张照片吗,你俩至于这么紧张?傻瓜相机,拍完了。我们还想到前面再拍两张。那就帮人帮到底吧。

 

边走边聊,这期间我们互通了底细,都是哪所学校什么专业之类。聊的很开心,有同学的感觉,消除了陌生感,放松下来。

 

他们站住了,不走了。一个说,我们有个想法,然后望着我俩,询问的目光:嗯,我们光在江边照了,还想在船上照一张,也算我们没白来……我们想租一条小船。

 

谜底终于揭开了,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之后的沉默好长呵。这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如果这时我们断然拒绝了,也就没有以后的故事了。我们知道这时我们是应该拒绝的,可看他们紧张的脸,又不忍——有那么可怕吗?这可是在我们家门口,就他俩这小样,敢怎么样呢?能怎么样呢?我好像听见我俩在心里不约而同地哼了一声。

 


我和灵对视了一眼,我们都笑了。

 


笑容在四个人的脸上相继绽开,他俩长舒一口气,有被鼓励的兴奋。这时,江上的夕阳是我们明亮的背景。如果这一刻是一张照片在我们的心里定格,在之后的20年间,我们用不同的心情和体温好多次地回味和抚摸过它。

 

他们在小船上放声高歌,松花江水波连波,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当时的天津市长是李瑞环,两人中P是个活跃分子,他惟妙惟肖地模仿李瑞环:从此哈尔滨和天津结为友好城市,海河水和松花江水流到了一起……那得发多大的水灾呀。

 

笑声和歌声相伴,轻舟已过万重山,不知不觉中,江面寂静下来。暮色中我们告别。我们知道自己有点冒险,不够稳重,但还是很开心,大家都是学生。

 

暑假的校园是安静的,没想到,第二天这二位居然找到了我们学校。当他们敲开我们寝室的门……哇!他们有点不好意思,我们想看看你们学校是什么样子,就冒昧地跑来了。

 


我们没去过南开的校园,他们对我们学校的评价是:这是我们见过的最自然的校园,没有人工的堆彻。到我们的食堂吃饭,到校园各处走走……最后,他们一致看好了校园后面的那堵高墙,我们爬到高高的围墙上面,对着校外那一大片绿油油的菜地,还有蛙鸣。这时我们能干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呗,挥斥方遒,书生意气的,总之,就是个得瑟,我们都是文科生。

 


必须承认,两位是才子。那成语妙用,那典故的歪解,就是不走正道的感觉。比如他说,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绝对是凤毛麟角。我马上会意,他说的是肤浅,而不是成语的本意。

 


一个单纯快乐的午后,笑声飞扬。我们在又一个暮色中告别,11路车站。清凉如水的夜像是蓝色的透明体。

 


年底收到他们的名信片,那时时兴这个。毕业后我们都没了消息。

 

毕业10多年后的一天,灵给我打来电话,我在电视上看一新闻,全国十佳律师评比,我看其中一个怎么那么像当年我俩在松花江边认识的P呢?是吗?当年的笑声和歌声哗地一下子灌进脑子里,全想起来了。

 


有人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当记者的功夫是给我一点线索我就能从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里找到这个人。那时没有百度,没有人肉,但我还是在5分钟后打通了一个电话。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他居然一下子叫出我们的名字。惊喜,好玩,热闹。

 


又过了多少年(可见我有多老了,老奶奶都这样讲故事),我在加班,忙的昏天黑地,一个电话,是P:我到哈尔滨来办一个案子,你有时间见一面吗?灵在外地,我去见吧。好,一个小时后,华梅见。

 


放下电话前,那边弱弱地问了一句:多少年没见了,你,还那么年轻吧?我心里暗笑,他这是怕认不出来我呀。我忍不住卖了个关子:“那你可要有思想准备了,我老的只剩下气质了。”那边半天没声,听他慢条思理地说:其实,我真的从来没觉得你有多漂亮过。我说:“你知道句话的后果吗?我现在,连气质都没有了。”律师的这张嘴呀。从此,在短信里斗嘴,成为我们之间的一大乐趣。因为要考虑回复时的时间,所以是对急智的考验。那些精彩的段子,是语言的花朵,也是我们心情的映照。什么时候想起来总是让我会心一笑。

 


见面了,他领着一个女助理。讲起当年,他讲的当年和我讲的当年,怎么有不一样的地方呢。又一个罗生门。这世界太奇妙了,到底哪一个是真哪一个是假呢?女助理说,姐姐你的故事在我们律师所里大家都知道。是我说的这一个版本吗?她说,有不一样的地方。原来,我们都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忆和理解当年那几个小时的相遇。我们在彼此的脸上寻找当年的影子和岁月的痕迹。恍惚中。

 


本周,P要来哈开一个会,我们仨又见面了。你说,我们当年的那场相遇算不算一次艳遇?他说,把我,一个男的,当成艳遇的“艳”,你们俩是第一个,我很珍惜。我说:虽然有点俗哈,这个艳。

 


他说:这一切,都是因为当年在江边的人群中偶尔多看了你一眼?

 

这是一个挺美好的故事框架,我们仨都很小心地保护它。因为它和我们的青春岁月有关,我们那个单纯的年代。这个故事是一辆美丽的马车,有时会把我们拉回到那个过去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