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从货拉拉坠亡事件看到了什么

(2021-03-07 22:48:24)

1、

货拉拉坠亡这个事件,简单来说过程是这样:

有一个货拉拉的司机接到了一个订单,是一个女孩子发出的,他准时到了那个地方,结果呢,女孩子要搬的东西很多,他就跟女孩子说,不然我来搬吧。被女孩子拒绝了,原因可能是他来搬要收一个额外的费用,而女孩子不愿意。

女孩子自己搬,花了比较长的时间,应该是花了一个多小时。

这个时候呢,货拉拉的司机就跟女孩子说:超过了40分钟,平台会扣他的钱。

大概是女孩子没有回应,或者是粗暴的回应了,这让货拉拉的司机呢,应该是内心很不舒服。

货装好就开始出发了。他去的方向呢,的确是订单规定的方向,但是呢,货拉拉的司机没有走规定的线路,据他说呢是想节约一点时间。这时候司机还抢了下一单业务。

女孩子发现了路线不对就提出来了,提了两次司机没有回应,第3次提出来的时候司机回应的比较粗暴。

女孩曾要求司机停下来回到事先约定的路线,但是司机态度不好且继续开,这时候,女孩从副驾车窗探身出去。

据司机说,他并没有去拉住这个跳车的女孩,而且他也没有急刹,他只是点了一下刹车,但是没有把车刹停下来。

女孩是爬出车窗跳的,导致死亡。

2、

这个事情的责任应该是很容易区分的。

首先司机到了搬家的地方,他提出了搬东西,女孩拒绝这都很正常,但是呢,女孩自己搬东西花的时间超过了规定时间,这个女孩是有一定责任的,且对司机提出的平台会扣超时费用,未予以回应。

然后货拉拉司机,擅自决定更改线路,事前没有跟女孩说明更没有商量,甚至在女孩提醒他要求回到规定线路的时候,他仍然回答的简单粗暴,且并不更改线路,这一点司机是有责任的。

而女孩选择了跳车,且是在市区里,并非不安全,而且女孩自己手上还有手机,真有危险也可以打电话。作为成年人,选择跳车这么轻率的方式来表达,她自己应该负主要责任。

而货拉拉的司机在承揽这个业务的过程中,没有保障乘客的安全,对此他也应该负责任。

3、

但是我想说的,更重要的不是这件事里面这个人的责任,这件事已经过去,且各自的法律责任是清楚的。但是它成了一个社会热点,这个热点背后的个人心理、社会心理以及文化现象,才是更值得关注的地方。

除了事件的三两方:司机、女孩,我还想说说第三方:网上的很多的评论者,说说这三方各自的心理、心理成因以及文化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3.1、

先说这个司机:

他到了现场,提出要帮女孩搬家具货物,这是正常的,受到拒绝之后生气这也正常,但他的生气后以这样来表达,虽然很常见,却并不寻常,这折射出很多东西。

他擅自更改线路却不事先征得同意——当然他的目的可能是想快一点,甚至在女孩质问他的时候,他开始两次也不回应,后来则是粗暴的回应——他的心理是什么呢?

而后来呢,在女孩跳车的时候。他也未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女孩的生命,他的心理又是什么?

作为货拉拉的司机,他想赚钱,这是正常的,被拒绝之后暴怒,包括擅自更改线路且不沟通,而且女孩跳车的时候他竟然没有去阻拦。

可能他内心有这样一个声音:

都是你不好,你影响了我赚钱,而且你各种行为都让我很不爽,你去死吧,正好你自己要去死,关我什么事。

没有拉住女孩,可能还有一个心理:

哦,我拉你,到时候你别赖上我,说我强迫你做什么了呢!

这其实是原始的自恋的力量,一遇到挫折就没有了心理空间,就恨别人,恨不得别人去死,这属于自恋性暴怒。

这其实是婴儿心态,而成人还保有这种心态,应该是源于内心的匮乏导致的固着(或者退行)。

3.2、

再说这个女孩,开始货拉拉的司机要帮她搬东西,她不愿意,当然是为了省钱(这时可能司机已经有些不高兴了),而当司机跟她提出时间过长,平台会扣司机的钱,她的心里应该也产生了愤怒。

愤怒是容易理解的,而她的愤怒是不成熟的,这从她后来的表现可以看出来。

在发现司机没有走规定的路线的时候,她在质问未果之后,用跳车的方式来表达。

她到底表达的是什么呢?

我是对的,你错了!

可是,你居然还不听我的,我不能(不敢)攻击你,那我就攻击自己,极致的自我攻击,是自杀。 这个自杀,还有一个表达,那就是:

我用自残、自杀的方式,来极致地表达:你错了,我才是对的。或者,你不听我的,就是欺负我,我用极致的表达来证明:你错了。

这是一个很非常幼稚的方式,就好像是:

你不听我的,你不尊重我,你该死!而我要弄死你我又不敢,但是我可以弄死我自己,我用弄死我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你是错的。

这其实是自恋性暴怒到彻底无助的状态。

这样的自恋在婴儿时期是正常的,而在成年来说则是固着在婴儿期的表现。

为什么会固着?

他们在婴儿期的养育环境,要么是匮乏,要么是过度满足。

多少人是以一颗婴儿心行走在成人的世界啊。

当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司机走的那条路比较黑,现在人又那么坏,所以女孩吓得跳车了。

我觉得可能性不大,一是还在市区,二是女孩手上还有手机,可以打110。

即便是这个原因,那也可以看到女孩心理空间小,一遇到一点儿“危险”就跳车。这还是自恋暴怒后的彻底无助。

这种表达,在成人的世界里,就是以偏差的方式(婴儿方式)来表达(或者叫做过激表达)。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这就是“神经病”,只是因为心理固着在了婴儿期,没有了心理空间,或者因为错误的底层认知(我以我的死来表达你的错)导致的偏差行为。

但是,就像世界最著名的催眠师艾瑞克森说的:

行为或有偏差,但根本动力尽皆圆满。

即便是“偏差的表达”,细究其初心,仍然是为了获得爱。

就像在婴儿时期,一个人想吃一块饼干,结果饼干碎了,这个婴儿的心也就碎了。婴儿甚至会想要把那个弄碎饼干的人弄死,只不过婴儿没有这个能力而已。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婴儿的心理是缺乏空间的——要么我是神,要么我打死你,要么我自己死。婴儿心理层面没有时间感和空间感。

有了这个认知,我们就很容易看到有很多人已经成年了,但是心里的成熟并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动成长,有多少人是以婴儿的心行走在成人的世界里。

再说一个例子,有的学生,就是因为一次考试甚至都不是期中考期末考,而只是普通的测验,没有考好,就选择了自杀。

我们通常会觉得:唉,现在的孩子怎么心那么脆弱呢?

所以我们就加强防范,有的连教室都装了防护网。

其实是孩子内心是非常缺乏空间,稍微一受挫折就产生严重的自我攻击:

你不配活着,你该死,你怎么能不是神呢?

我没考好,我就完了,大人不高兴,我就完了。

可能还有另外一点:

在孩子的心中,父母(别人)的不高兴是比自己生命更重的事情,所以ta一遇到挫折,心里没有了空间,就思维狭窄了,看不到时间感和空间感,看不到其他可能了,只有死路一条了。

同时呢,又因为对爱的需求高于生命,所以会轻率的采取自杀的行为。

由此可以看到这个女孩的心态在这一点上应该是还处在婴儿期,内心极其缺乏空间,那么这就让我们不能不联想到她的原生家庭以及我们的文化。

我觉得,这才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她是焦虑的,一碰到一点挫折心里就失去了空间,思维就狭窄了,甚至会选择以自己的死来表达:

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我死给你看,给“大家”看。

3.3、

再说一说网上的很多类似的过激的评论,我看到网上非常多的评论都在骂,说这两个人都是神经病是傻逼。

但是,为什么这些评论者会那么激动呢?

这不由得让我想到,可能他们的心理也是同样的,也是婴儿的心,但是他们很讨厌这种感觉,所以把这个投射出去,看到别人有类似的行为,所以他们就激动了就喷了,喷完之后好像自己就不是这样的了。

4、

说了三类人的心态以及背后的成因,我意识到我们文化的因素在看不见的地方,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在这三类人他们的表达方式可能是很偏激和幼稚的,但是他的最根本的目的,仍然是追求爱啊,而对爱的追求或者对自恋的追求甚至是高于生命的。

我们有太多人心里没有空间,碰到一点事情就会逼自己以生死来表达,这个其实是婴儿的心理。

如果这样的人非常多,其实就成了一个文化现象。从司机的行为、跳车女孩的极端表达,到评论区里面无数人的谩骂,都可以看到了这种心理的普遍性。

而,每个人心理的底层大多开着原声家庭,而原生家庭之所以大多如此,是文化的决定性在起作用。

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无论多么幼稚,每个人最终的内心追求,其实是为了爱。

所以,不要简单的道德评价甚至谩骂,因为简单的道德评价和谩骂,会阻止我们看到深层的真相从而产生有价值的改变。

附:

我从货拉拉坠亡事件看到了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