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道,我们只是象征性地活着吗?

(2020-08-18 09:47:30)

1、

 在《电影飞越疯人院》里面有一个桥段,就是男主角很想砸碎疯人院里面的玻璃窗户,用什么砸呢?用那个大理石的洗脸台。

于是,他说他要把那个洗脸台搬起来砸那个窗户,大家都笑了。但是,这位男主角不管别人的嘲笑,走上前去用尽了浑身力气,结果那个洗脸台纹丝不动。大家笑得更厉害了。

男主角并没有觉得自己很羞愧。他平静地对大家说:我至少试过了,而你们这些人呢,你们连试都不敢去试。

在影片的最后,疯人院里的那个巨人,搬起那个巨大的大理石洗脸台扔向把窗户。他带领大家走出了疯人院。

难道,我们只是象征性地活着吗?

忘记了是哪部电影里的台词,说的是:现实就像电影,只不过是现实更离奇更疯狂。

随着年龄的增长,见到的事情越多,见到的人越多,越来越觉得:

以前觉得寻常事,其实不寻常;以前觉得正常的事,其实未必正常;以前觉得不正常的事,倒可能正常……

你比如说谁不觉得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都是真实的活着的?

可是,这是真的吗?其实,生活只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你以为自己是活在“真实的世界”中吗?反正佛陀认为此生只是“如来”。

可能很多人没想过这个事情,但是你如果告诉他:你只是象征性的活着的。他会觉得你很奇怪。

我就越来越发现自己只是象征性的活着的。

当然,如果能走出来,那就是“以假修真”的过程,就是成佛呀。


2、

你有没有过这个感觉?

你觉得你需要背负的重担有千斤重,所以你觉得你是不可能承受的,于是你拼命的去乞求别人帮你扛,你乞求神佛,也乞求他人,乞求强者替你扛。

可是如果你真的把那些东西背起来,才发现它可能只有20斤重。

这个东西,它的名字叫做生活。

生活是一个很吊诡的东西,每个人都觉得太沉重,每个人都恨不得有别人帮自己扛。可是随着你对生活看得越来越透彻,你越来越发现你在求别人上面花的力气,比你自己亲自去扛,要大多了。

真的自己去扛了,你才会发现,生活其实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沉重,尤其需要提醒的是:生活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乏味!

——我们居然是因为想要为自己去乞求别人找借口,所以才会觉得生活沉重到我们自己扛不动,所以生活就居然沉重到让我们自己扛不动了。

而我们把自己内心的障碍放下来,愿意自己去承担自己生活责任的时候,才居然发现,生活并非如我们自己想象的那般沉重,那般无趣。

我们越是不靠自己,越是靠别人,生活就会变得越是沉重。

这是因为: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自恋的,最根本的自恋是:我是对的。如果我们乞求别人帮我们扛起我们的生活,而我们的生活居然是不沉重的,那让我们的自恋情何以堪!

难道,我们只是象征性地活着吗?


3、

一匹狼是不会质疑站在它眼前的那头羊的真实性的。

而作为一个开始觉醒的人,他可能会开始问自己这个问题:我是真的活着吗?

我最近才发现自己只是象征性地活着。

我说几个例子哈:

1)我曾经为了省5块钱的停车费一直在找可以免费停车的地方,大夏天,一直找一直找,结果在很远的地方找到了。这使得我不得不在夏天正午的太阳下走一小时路去办事情。

我真的穷成那样,连5块钱停车费都必须省吗?而且省的结果是一个小时后我回去发现车上被贴了一张罚单。

2)比如说我上厕所之后 ,会先拿脸盆接水洗手,然后用洗过手的水冲厕所,节约嘛。结果有一次忘了,就直接冲水了,走出去还后悔了半天。

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很多,我曾经觉得这是优良品德,节省嘛。老子还说: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哩!

现在我越来越发现,我这就是穷人思维呀。

什么时候这样的行为变得多起来和严重起来呢?是在我做生意受到重大挫折的时候。

原来在我的潜意识中,我似乎想用这些小的方面节省的钱,来弥补我生意的亏损呀!

可是这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呀,就算是我省了1000次的5块钱的停车费也才省5000呀;我省了1000次的冲厕所的水,也省不到200块呀……更狠的,是我居然会克扣自己的饮食。

这个在数量级上是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但是呢,它却使得我产生了严重的行动困难症。

更严重的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严重的霸占了我的大脑的带宽,使得我几乎完全没有办法去关注重大的事情了。

因为大脑的带宽完全被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占据了,这也令我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严重的消耗了我的意志力。

对任何人来说都一样,人的意志力是稀缺资源。而我的意志却被严重的浪费在这种多用了一张纸巾呀、不小心多冲了一次水呀、不小心多交了一次停车费呀,就很焦虑,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上面……这不就是贫穷思维吗?

我现在才发现我这样的节省的原因是:我活在了象征性的生活中。

仿佛是我在这些小事情上,像多交一次停车费,多冲一次水什么的,我的经济就崩溃了,就完蛋了!

我们被囚禁在内心看不见的观念里

难道,我们只是象征性地活着吗?

再说一些普遍的实例:

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啊,他是学的很辛苦,可是效果非常差,深究下去,他似乎在学给父母看,学给老师看,而没有自己真正的学习。

其实他们没有发现自己,只是在象征性的学习,是学给别人看啊,而不是为自己学习。

很多人在工作上看起来很勤奋,很努力,但实际上效果很差。非常像工作的行为艺术,其实他们也是在工作给人看啊。

这也是象征性的在工作啊。

很多人的生活,该上学的时候上学,该结婚的时候结婚,该工作的时候工作……

多少人只是“学着别人的样子生活”

这不都是学着别人的模样在生活吗?是的,这是一种象征性的生活,不是自己在真正地活着。

可能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们只是活给某个人看,或者某群人看,而只是学会了象征性的活着。

这就是象征性地活着。

难道,我们只是象征性地活着吗?

象征性的活着,可能是自己的内心被卡在了自己的童年之前,没有成长。也就是没有跟当下的生活的真相在一起,而是活在了从前,也就是活在了假象之中。


4、

我想:所谓的心灵成长,就是不断破除一层一层的假象,走向真相的过程。所谓的智慧,就是跟真相在一起。

假象其实是有很多层的,这些假象存在我们的心底。而我们对假象的错误观念,构成了我们心底的障碍,这些障碍构成了我们内心的囚笼。

我们生活中的假象分多少层呢?

绝大多数人对吱吱的声音会有心惊肉跳的感觉。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那是因为在远古的时候猴子们是群居的,有一个放哨的猴子,当放哨的猴子发现有危险的时候,就会发出吱吱的警报声。

你看人类走出原始丛林多少年了,至少几十万年了,可是人类的恐惧对知自身的恐惧还留在心底,只不过是大多数人以为这个恐惧来自别处,或者把这个恐惧投射到当下的事物或者人身上,并信以为真。

有些人恐惧权威,有些人恐惧异性,有些人莫名其妙的恐惧一些看起来没什么的东西。

你看,他们不知道,他们只是在幼年的时候对什么人或者物产生了恐惧,而这个恐惧深埋于他的潜意识中,然后他会把这个恐惧投射到当下的人或者事物身上,并信以为真。

多少人一生都没有走出自己的念头

难道,我们只是象征性地活着吗?

你看如果不对这些一层一层的假象进行觉察,不在现实生活中以假修真破除重重假象的迷雾,你是无法跟真相在一起的。

觉察的生活,就是以假修真,就是不断破除一层层假象,一步步走向真相的过程。


5、

在《肖申克的救赎》的电影里面,肖申克监狱就是一个巨大的堡垒,据说没有一个罪犯可以从里面逃出来。我们看到在肖申克的监狱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人,有身体十分强壮的人、有经验十分老到的人……可是谁也没有能力逃出这座监狱,除了那个文弱书生,安迪。

难道,我们只是象征性地活着吗?

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其实就生活在这样一座看似巨大牢固的无边无际的,像肖申克一样的囚牢中间。

这样的一座囚牢其实不在外面,而在我们心底。它是由我们内心的种种观念构成的,而这些观念源自于生活中的重重的假象。

说到象征性的活着,说到生活中的假象,在我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副景象:

一个人在无限的虚空中,他有的是无限的自由,可是他自由了吗?没有,他一直只是活在他大脑中的那个专门为自己打造的囚笼里,竟然完全看不见这四周无边无际的光明的虚空。

难道,我们只是象征性地活着吗?

当一个人开始下定决心要从沉睡中觉醒的时候,他就会开始觉察,他就会以假修真,穿越生活中的一层一层的假象,我想起一个人,他在临死前,指着自己的心说:

我心光明,夫复何言。

他就是王阳明,他的一生就是跟真相在一起的一生的样子。

 

难道,我们只是象征性地活着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