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自己狠一点就会成功吗

(2020-02-23 09:36:51)

1、

压力越大注意力越集中吗?

现在我觉得这个观点,越看越不对。因为压力本身和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其实是两件事情。

曾奇峰说过一个来访者的故事:

来访者是因为非常苦恼孩子读书不能集中注意力,而来咨询的。

曾奇峰问她:如果你要集中注意力,需要别人做什么?

她:不需要做什么。

曾奇峰又问:那孩子学习的时候,你在做什么?

她:我在督促他集中注意力……

你看,对孩子来说,相对于学习,这位焦虑的母亲是个更需要注意的对象,因为她的焦虑,给孩子施加的压力压力也就很大。

2、

当有一定的压力,人们还完全可以承受的时候,人会(有这个能力)把注意力,放在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地方或者事情上去;而压力太大了呢,人们就会把注意力放在压力上去,而对于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呢,则完全没有心力(能力)去注意了。

这就是人骤然碰到老虎,会脚发软跑不动了的原因。

这时候压力太大了,人全部的注意力被这个压力锁定了。

仔细辨别,这个应急状态下,老虎(危险)和出路其实两件事,人的注意力容易被危险,也就是要扑过来的老虎,锁定;而理智的做法,人的注意力是应该放在如何逃跑上(出路)上的。

类似的,在重大压力的情况下,人的注意力往往被压力本身锁定,当然无法集中注意力在“如何解决问题”上了。

3、

这让我想起在大学的时候,嗯,一年级下学期我有几门课挂科了,感觉非常耻辱,于是痛下决心要取得好成绩。

从二年级开始,我有非常强烈的愿望强迫自己要考很高的分数,要努力学习。可是我发现我要求自己努力学习的愿望越强烈,我越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我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多,可是很难学进去。

我就在这种跟自己的拼命斗争中,度过了大学的后面4年,成绩当然不太好了。

甚至在以后的工作中,几十年了,我都是这样。比如说要求自己学习英语或者是学习其他东西,都是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我都感觉我似乎都丧失了学习的能力。

我真不明白为什么,也很焦虑。说我不想努力,那是天大的冤枉啊,恰恰相反,我太想获得成功了!

这他妈太像是在自欺欺人啦——我都不信,为什么我越想成功反而越不成功。

4、

我又想起为什么国足什么队都能输,很多朋友都非常愤怒,以至于他们都不再看国足的任何比赛了。

说起原因来,身体条件肯定不是,日韩不是跟我们差不多,可能我们还更好些;说是技术不行,是基因的问题吗?应该也不是;那么是体制的问题?可能有一定影响吧……

有人说是斗志问题,还说弄些国内的死囚犯训练一年,去踢输了就毙了,赢了减刑,那肯定就会三年拿世界杯。

对这个想法,我只能哈哈了

你说谁,尤其是中国人,到了国家队比赛会不想赢?我不信,于公于私都不合理,不符合人性啊。

我觉得恰恰相反,那就是我们球员太想赢了。你说为什么求胜欲望强也会输呀?

对,太想赢太害怕输,就会有太大的压力。这个压力(十几亿人的期望啊,甚至还说到爱不爱国的份上)是如此的巨大,就像那只扑过来的老虎,把球员的注意力都锁定了。

你看,为什么我们球员一上正式比赛就全身僵硬呢?职业球员啊,停个球几米远。

当然正式比赛谁都紧张,不过我们的文化影响在这里,人家是适度的紧张促使注意力集中,咱们是过度紧张导致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

我们不享受比赛(不会),我们只想要赢本身。所以,说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也不对,我们是无法把注意力放在球上,全部都被压力锁定了。

这才会连泰国也能输个1比5,整只队伍都“荡机”了。

竞技体育的本质虽然是人类攻击性的升华,但是毕竟是游戏,输赢更多只是象征,而不是生死本身。放得下才能松弛,而松弛才能有很好的发挥。

话又说回来了,就算是生死之战,真正的高手,也会让自己在大战之前放下,在大战中“松弛”。

5、

今天看到了这一点,令我悲喜交加。

首先我非常的悲哀。因为我现在已经50多岁了,我高中的成绩本来是很好的,然后到了大学之后就越来越不怎么样了,这还不是关键,其实大学毕业后人生还有很多机会的。

可是,大学毕业后的工作,我过得非常苦逼,原因就是我的超我一直在给我的自我施加巨大的压力,一直在鞭策鞭挞自己。我觉得人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才会有成就啊,可是结果总是不断谴责自己,自己常常处于“荡机”状态。

我每天都在这种很难过的状态中度过。

我也不是不努力,可是我就是没有办法把注意力放在需要放在的地方,比如说学习,比如说工作等等。

我甚至觉得自己讨厌的学习讨厌工作。

所以,就在这么苦逼的状态中(既没有去的什么成就,也没有好好玩儿,挺傻逼的状态,一种幸福不能的状态)白白浪费了半辈子的生命,这使我非常的悲哀。

不过呢,我又想起了孔子的那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

所以接下来的感觉,居然是欢喜!

我此刻看明白了自己,在我心中就有一个非常焦虑不断鞭策孩子的父母,和一个可怜的乖顺的孩子。只不过,这个“内心的父母是如此的焦虑”,所以给这个“内心的孩子”持续不断地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内心的孩子”在恐惧中其实恨上了这个压力(只不过我们可能觉察不到自己的恨),同时又被这个压力锁定了。

我身边的朋友几乎全跟我一样……我由此不禁感叹文化无形的力量是如此的巨大。

有多少人活了一辈子,都是在这种快乐不能幸福不能的状态浑浑噩噩地度过,他觉得世界的真相就是这样,那岂不是更可悲?

我现在虽然已经50岁了,但是还有半辈子可活呀,就像马丁.路德.金说的:即使世界明天就会毁灭,我今天也要种下一棵苹果树。

更何况,人类有可能在未来轻松的活过150岁、200岁,这样说的话我现在岂不是还处在青春期?青春期就开始就找到各种理由放弃自己,岂不是愚蠢?

所以非但不要放弃自己,反而要……

我虽然也没有那些由于命运的馈赠,在10岁20岁自然就理解了这个道理的人那么幸福,可是我也比非常多人幸福!

其实更重要的是没有什么时间是真正浪费了的,只要最终觉悟了。

哪怕觉悟的代价是很高的,都是值得的,都是非常幸福的,都是值得珍惜的。

6、

如果人生是一场战斗,你不能只有匹夫之勇:

你以为是在跟外界作战,当你开始了解自己你才发现,你一直是在跟自己作战,战斗的双方在你心里而不在外面。

战斗升级的结果,不是你变得更强,而是你被分裂和削弱了。

当你开始看到了这一点,就开始了和解,与自己和解——从前的你处于快乐不能的幸福不能的状态,现在开始有了快乐和幸福的能力。

你开始变得宽容温暖和强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