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改变顺畅发生

(2019-10-27 10:34:19)

1、

改变怎么那么难呢?不论是改变自己,还是别人。

因为每次人们想要改变的时候都很焦虑,都想到自己不好的事情,和跟不好的事情在一起的“不好的自己“,每一次想到都非常焦虑,感觉非常不好。

我想至少有两个原因导致人们就难以做到真正的改变。

第1个,因为我要去改变,那就意味着我不好,我越想改变就意味着我越不好,这是违背人类的根本自恋的,这肯定令人产生极大的焦虑,这是第1个。

举戒烟的例子来说,抽烟让我觉得自己不好,但是戒烟令人觉得很焦虑。我本来就是用抽烟来缓解焦虑的,现在不让自己抽,那岂不是更令我焦虑了,这种焦虑会很快耗尽我的意志力,那还是赶紧抽根烟来压压惊吧;

第2个呢,改变不容易彻底,是因为我改变的动力就是这种焦虑嘛,那当我这个焦虑缓解了,那我觉得动力也就消失了。你比如说,我想戒烟啊,那我今天没抽烟了,我这个焦虑就缓解了,那我就想是不是可以抽根烟来奖励自己一下?

2、

所以,你推动改变的动力,如果是来自于焦虑的话,那么就会导致这两种情况,导致改变很难真正做到。

但是如果推动改变的东西,是期望是希望是愿望呢,那就会大不一样。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的安迪,他希望重获自由,这个希望一直在激励着他进行日复一日艰苦的工作,每晚挖洞不止,20多年的一点一点的改变,终于达成了自己的希望。

大部分人想要改变的愿望是来自于焦虑,是来源于死能量,这样的话,也有成功做到的,但是很难很难,需要太强大的意志力;

而如果改变的动力来源于希望,来源于吸引人的目标,那么改变就比较容易发生。这是生能量,是令人愉悦的,是让我们觉得自己越变越好的那个状态。

前者令人觉得自己越来越糟糕,不断在对自己做着鞭策,也就是鞭打,被鞭打的是谁呢?是自己。这也就在不断向自己强调:你很糟糕,你很弱你很坏。

你想,对自己进行这样的催眠,岂不是违反人性基本的自恋需求?这就需要不断消耗自己的意志力,而你知道,任何人的意志力都是非常有限的资源,会很快耗尽的。

而这种尝试改变的失败,还会给自己一个很坏的催眠,那就是改变很糟糕,改变就意味着自己很糟糕,是要根本上否定自己。

反过来想,如果是改变基于积极的动力呢,像是希望和目标呢?

那就完全不同了。虽然还是会有很多挫折,但是总会有源源不断的人生能量从你内心涌起。

所以,有人说,当一个人知道要去哪里,那么上帝也会来帮忙。

这就是目标的力量。

当然,这里只是分析导致改变的动力来源不同产生的结果会不同,这是心法。至于改变到底要如何真正发生,那还有很多要说的方法,将来有机会再探讨。

3、

最后,分享一个陈海贤老师说的案例:

说一个60多岁的人啊,终于把抽了20多年的烟戒了,原因呢,其实就来自于一个很简单的东西。因为以前别人要给他递烟的时候,他会说我正在戒烟,而现在呢,他把这句话改成了:我不抽烟。

我正在戒烟是意味着什么?我正在戒烟,意味着一个潜在的意愿是我其实想抽烟,我现在在对抗自己想抽烟的这个欲望,这是很难受的;而后者呢,我是不抽烟的,是一个希望,是一个愿望,是生能量,是很棒的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