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价值谁做主

(2016-07-15 10:14:24)
1、
晚上9点跟光头、晓东和老吉在徐凫岩喝啤酒论道。
此时的徐凫岩,夜深人静像被尘世和时间遗忘的一座孤山,就着吹过竹林的山风,和淡淡的啤酒,我们像刚被放风的囚犯,恶狠狠地聊了很多平常不大可能聊的话题,似乎平常聊着会被人笑话似的,正好趁此机会痛快痛快。
聊着,我突然想起一点什么,就说:

直到去年的一天,我才突然意识到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令我震惊,就像一个晴空霹雳,或者一道强烈的闪电划过黑夜,从此我的心开始改变。
我想你们可能也一样,就是不能闲下来,一闲着就非常自责,如果哪天没创造什么价值就很不安,对吧,几乎天天如此。
可是,我见到不丹、西藏、尼泊尔的人,什么也不干,懒得要死,却理直气壮地闲着满面悠闲自在的样子,一见到我就气不打一处来。
那时觉察自己的念头,我发现念头的背后,有个观念:你们啥也没有创造,有什么价值!?可气的是,你们居然还毫无耻感地自在地享受一切,尼玛,好像理所当然似得!
当我意识到自己内心的观念,突然一道闪电划过我黑沉沉的内心的上空: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之所以常常内疚自责,是因为我内心有个深埋着的观念:如果我没有为别人创造价值,别人就不会认可我的价值,没人认可我的价值,我就没价值!换句话说,我的存在其实没有价值,我必须不断在为别人创造价值的过程中获得自我价值感,也必须在别人那里确认我的价值!
而我在心里对这些不丹人、尼泊尔人、西藏人的评判批评,其实是我的投射!

2、
现在,我看到的他们给我展现了另外一个可能性,就是:其实我的存在本身就是价值,就是全部
即使平凡得像我一样,也是宇宙中唯一的独特的存在,我的价值是本然的不需要外求的,是绝对的和不需要其他条件的。
我的纯粹因存在而具有的价值,不因我在世上的成就而多一份或者少一分,就像我不应该因为自己像马云那么有钱,就觉得自己比贫穷时候的自己更有价值,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碌碌无为而认为自己毫无价值。
但这只是对我自己而言的——其实这个自我价值认定对我很重要,这似乎是我的心理基石。有了这个心理基石,我的人生不论如何,始终有个定海神针。
而至于我对别人有什么价值,则随人评说,未必需要太在意了。
那么,我的价值观转变之后,是否会变得消极或者狂妄,我觉得倒是不会。事实上,我却因此变得我更加积极进取和谦逊,因为:既然我自己有着宇宙中独一无二的价值,按佛家的说法是本自圆满,那么自性自然有很强的动力,将自己满满的爱和价值表达出来,让这个世界因为我的存在而变得更有爱更美好,怎么会不积极不进取呢——文学、艺术、商业、耕种、体育等等各种有益又适合自己的方式,都是表达的渠道啊,何况人生苦短时不我待!同样,既然别人也是跟我一样,都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价值体,我又为什么会狂妄呢?

3、
我发现,一旦我的信念改变了,我的心就开始不同:不再那么成天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了,似乎心里有了一根定海神针,不管社会和生活的海洋如何起伏,我心总能安了。

 

我想我的心安是由于原本那个不断谴责自己的内心的父母,认可了自我本身的价值,我内心的人格和谐了。

4、
我发现,其实我不仅仅是改变了一下价值观,而且把对自己的价值评价体系,从外在转换到了内在。自我评价系统是外在的一定会导致无法心安,也无法做到独立人格。无法心安,是因为外在的评价是不可控的,嘴长在别人面上嘛!无法形成独立人格,是因为价值感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怎么可能形成独立的价值体系,又怎么可能围绕价值体系建立独立人格?
换句通俗的话:评价系统外置的人纠结,评价系统内置的人自在。

5、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人,一个绝对的利他者。
他是我很长时间的偶像,他全心全意为别人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但是,老实说,现在不是了。我有了新的的思考:据说他是出身于旧社会,心里只有仇恨。是因为解放了,所以开始有了幸福感,于是迸发出巨大的热情,对敌人像冬天般的冷酷无情,却,对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这种黑白分明二元对立的思想同时存在同一颗心上,现在我明白,这颗爱憎分明的心其实是幼稚的。

我想,他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行为是建立在怎样的一颗心上的呢?如此极端的行为,是否建立在一颗毫无价值感的内心的基础上,因为内心毫无价值感,有极深的空洞,所以需要极大的外界赞美才有可能填满。而外界的赞美又会鼓励这种行为,以获得更多的赞美来满足自我价值的空洞。
所以,我觉得他的行为如果是真诚的话,那么他的行为的心里逻辑是:一是自己没有价值;二是只有不断为别人服务才会有价值;三是因为自己没有价值,所以要“毫不利己”对自己严苛,否则会有罪恶感。

另外,我觉得他的自我价值评价系统一定在外面,不然为什么刚好有那么多记录为别人服务的日记呢?我理解为别人服务(同时坚持不为自己服务)的时候,他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同时又需要别人对这个价值来确认,又不好直接要求别人确认(赞美等),只好写日记了。
所以,我感觉他是很不自在的,不自在很难受,于是需要为他人做更多的事,来获得别人对自己的价值认同来填补不自在这个空洞,这可能是他好事越多越多的原因和动力吧。
但结果还是——不自在。

6、
而,佛陀则不同。
佛陀出生在国王家庭,自幼得到充足的爱,他也有充沛的爱的能力。同时也有极强的自我意识,据说刚出生的他就指天说:天上地下为我独尊,这虽然是传说,但也可以说明他的很强的自我意识。他意识到人类共同的苦,自发生出拯救自己和人类的宏愿。
通过修行,他透彻领悟到宇宙大道,作为人类的第一个觉者,他因为透彻所以无我,却不妨碍他有着强大的独立人格。
我想他的自我价值评价体系在内部,所以,他总是自在的而安定,在这无常的人世间,得大自在。他也不遗余力为众生服务,发愿度尽众生。但是,在他心中,却毫不执着于此。

6、
昨天才写了一篇文章说换个活法的问题,也提出了办法,就是正视恐惧和其他的内心障碍,放下来,同时勇敢地投身大自然投身社会生活,活出自己来。
现在看来,还不究竟,还得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下大工夫,这事儿看起来挺虚,虚到被当下社会的人笑死,可是你不面对它,它老折磨你,让你活得难受不自在。一旦你的心开始转变了,你发现:
 
咦,还真是自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得换个活法
后一篇:焦虑背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