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与孩子的关系中看到的

(2013-02-25 22:35:40)

   再仔细我与女儿的关系,我看到我内心的心理逻辑:

逻辑一、

   1、你如果不听我的吃水果、青菜,身体就会不好,你如果不学音乐以后的生活就会不好;

   2、你还是孩子,不知道你该吃什么、该做什么;

   4、所以你该听我的。

逻辑二、

   1、你是我女儿;

   2、我这么要求都是为你好(哪有不为孩子好的父母?);

   3、所以你该听我的。

逻辑三、

   1、你是我女儿;

   2、你该听我的;

   3、但事实上,你不听我的;

   4、你该受到谴责。

逻辑四、

   1、你还是孩子,不知道该怎么生活;

   2、你该听我的;

   3、如果不听,就是没教育好。

 

   我看到以上的逻辑,都是向外指的,逻辑的基础是:我是对的,问题都是别人的,要么是孩子,要么是我太太。再往深处看,我还看到一点,就是孩子必须改变,而且必须按我的要求改变。

 

   由此我还看到我心底的一些观念:

   1、我是对的;

   2、我比孩子和我太太对人生更有经验;

   3、我都是为了孩子好;

   4、孩子应该听我的,我太太也应该听我的;

   5、孩子应该按我的要求生活学习。

   现在,当我放下这些观念,我看到以下的实相:

   1、我要求孩子改变不全是为了孩子,其中还有我的虚荣,我的自卑,我的未完成的情结(我五音不全,不谙音律,我总觉得这样的人生不完整不丰富,甚至在别人面前自卑。);

   2、我其实不见得都是对的;

   3、孩子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精彩,而我总是希望孩子完成我的情结,这其实是在抹杀孩子自己的生活;

 

   再往深处看,我面对的不是真实的孩子,而是我的投射,我把孩子当成了遗憾的我,我一直执着地想把孩子变成我希望的样子,还打着一切为了孩子好的旗号。

   那么面对孩子的我是我吗?仔细看,不是。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就像耶稣说的那句话:主啊,原谅他们,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是的,在今天这么透彻地看自己与孩子的关系之前,我以为我都是为孩子好,其实我深层的欲望并不是为了孩子,而是在完成幼年我的遗憾---我其实不知道我在做什么,尽管我以为我知道。

    我与自己失去了链接。

 

    现在我明白了几点:

    1、孩子的生命和生活是她自己的,不是我的;

    2、孩子不吃水果、少吃青菜、不想学音乐,其实自有其原因,原因没解决,硬要求孩子改变,必然给孩子带来新的伤害(主要是心理层面的);

    3、对孩子的真爱。真,就是真实的我与真实的他相遇,让孩子处在真实的关系中;爱,爱的核心是自由,动力是生命力,爱就是让孩子旺盛的生命力,在广阔的生活中自由伸展;

    4、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是孩子的权利,我们父母要做的,不是替他(她)选择,而是增强孩子选择的能力(自由的生命力);

    5、孩子应该对自己的自主选择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而不是家长替他(她)负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