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险公司粗略认识

(2018-04-17 20:07:52)
分类: 坐而论道

     对一家寿险公司的评价涉及到三个维度。

一是法定标准,是站在监管层的角度,考察公司的未来偿付能力。主要指标是偿付能力充足率,以及计算偿付能力充足率时用到的一系列指标,比如实际资本、核心资本、最低资本、认可资产、认可负债等等,这一类标准弹性小,不同公司的可比性强。

二是价值标准,是站在股东的角度对公司价值的一个评判。主要指标是内含价值、新业务价值、持有偿付能力额度成本等,这一块是由关于精算的一些规则来约束的,不同的保险公司会有不同的精算假设,有的保守一点,有的乐观一点,这一类标准弹性就比较大了,不同公司比较时,最好考虑前提假设的差异。

三是财务标准,即会计核算涉及到的一系列指标。既有通用的指标,比如利润、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股息率等。又有一些保险特色指标:比如责任准备金,剩余边际、风险边际等。

剩余边际属于财务标准,因为其是会计上计提的准备金的一部分,但它在三类标准中均有涉及,在法定标准中,实际资本是包括剩余边际的;在价值标准中,计算内含价值时,要求资本是最低资本减去剩余边际;在财务标准中,剩余边际的释放产生利润。

保险业务比较复杂,其价值具有隐蔽性。发现价值最重要的是依靠价值标准,比如现在**保险公司市值相当于0.6倍的内含价值,那么我们就认为比较低估了;

但实现价值,也就是价值被市场认可,主要还是通用会计指标要有所体现,比如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股息率等。说通俗一点,只有当0.6倍内含价值、20%的内含价值增速等指标能转化为明显的低市盈率,高ROE,高利润增长时,市场才更有可能认可该公司的价值。

所以,研究剩余边际的释放规律,研究价值标准指标向通用财务指标的转化,比较有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