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寿险剩余边际摊销比例毛估
(2017-10-02 15:48:58)分类: 实证分析 |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h |
剩余边际 |
|
|
|
|
3309 |
4546.77 |
5453.29 |
边际摊销 |
134 |
158.65 |
187.1 |
225.19 |
292.7 |
381.98 |
239 |
2016年剩余边际余额4546.77,2017年半年的摊销额按5%计,应该为227,新增的900亿按四分之一年摊销,共计22.5亿,加在一起249.5亿,与239亿差不多。所以,后面分析,就按10%的摊销比例。
寿险公司的利润由四部分构成,一是剩余边际摊销 二是投资回报偏差,三是经营偏差(包括风险边际释放)四是会计估计变更。
这四项中,最稳定,最具有长期性、决定性的是第一项即剩余边际的摊销, 而短期内影响最大,但不具有稳定性,也不具有累积性的是第二项及第四项。比如平安寿险,见2016年报:由于 750日国债移动平均收益率下行导致准备金补提,减少税前利润289亿元。但从今年开始,750日线走平,明年就不用多提这289亿了。打个比方,从冬至到夏至,一定是在变热,但不是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热,有时一场风暴,会使正在变热的气温下降十几度。虽然每天地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及角度变化很小,但它是可以积累叠加的因素,所以长期看,起决定作用;风暴很厉害,但它是随机的,不会积累,再大也是枉然。剩余边际显然是可积累可叠加的因素,起主导作用。
以平安为例,从11年到16年,剩余边际摊销额复合增长率23%,由于剩余边际摊销大致是剩余边际余额的某一固定比例,所以,可以认为剩余边际也是按23%增长。剩余边际从16年开始加速增长,主要源于长期保障性产品占比的增加,而长期保障性产品占比增加在未来是比较确定的。假定未来几年剩余边际维持20%的增长,并假定17年底剩余边际余额为6000亿。四年后即2021年底,剩余边际余额可达到12441亿,2022年可摊销1368亿,单纯寿险即可以带来税后利润每股5.63元。
对于这种股票,不好预测何时能涨,因为市场很难预判,人们从乐观到悲观依次采用市梦率、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最踏实的是股息率,个人认为,如果股息率达到5%,而未来展望还过得去,那就是价值底,未来股价只有一个方向。而保险股的分红是个弱项,中性估计,如果股价不涨,也许18年年度分红时,股息率会达到3%,一是假定股利支付率提高到30%(业绩交流会上提到要提高分红比率,但没说是多少,今年中报分红确实增加了很多)二是假定18年每股收益达到5.5元左右。对于一个高速增长的行业,3%的股息率,也就不错了。
结论:由于剩余边际的积累作用,价值底在上升。现价可以买一部分仓位,很便宜,虽然已经涨了很多;如果半年后不涨,再买点;如果一年后还不涨,再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