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2017.6.10]徒步东梓关

标签:
东梓关古建筑杭派民居富春江徒步 |
分类: 走遍富春 |
-
(2017年6月10日)
-
-
沉寂许久的江南古村东梓关,因杭派民居的建设,而华丽转身,环境的美丽蜕变,让“朋友圈”的点赞刷屏,一时成为“网红”。入了夏,感觉天气就要热起来,黄梅天就不请自来了。喜欢户外的人总是闲不住,于是我们就安排了一条徒步线路,从联群村沿新建的富春江沿岸徒步前往东梓关,也去领略一番东梓关的前世今生。 -
联群村是当地场口镇的明星村,村庄整洁有序,绿树成荫,走过黝黑平整的柏油路,来到新建的防洪大堤,如今的防洪堤,堤岸整齐划一,堤坝上是宽八九米的柏油马路,坝下是游步道和景观绿化,澄明的江水,江面上航船穿梭,与隔岸整齐的杨树林,和远处云雾缥缈的山峦,构成一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我们时而走过游步道,时而跨上堤坝,走在坝顶公路,拍拍照,看看景,聊聊天,一路轻松而随意。而这一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上沙头的一片防护林,当地人叫锥头,是瓜桥江汇入富春江的喇叭口,也是受富春江洪水首当其冲的地方,于是人们种植了大片的防护林,禁止砍伐,如今大多已有数百年的树龄,同时种上苦竹,同行的老汪是本地人,他告诉我,种苦竹,是为了不让人们来偷挖竹笋,因为苦竹笋是苦的,不能吃,同时又可以加固岸上的沙土不被洪水冲刷,如此看来,还真是因势利导,聪明之举。 -
防洪堤到东梓关村口,路面变小,仅能容纳小车同行了,但防洪堤的护岸与其他地段一样。说起东梓关,郁达夫在1932年发表的小说《东梓关》里是这样描述的,“东梓关在富春江的东岸,钱塘江到富阳一折,至此以上,为富春江,已经将东西的江流变成南北的向道”,在他的笔下,东梓关是一个恬静、悠闲、安然、自足的江边小镇,民风淳朴,岸边有轮船码头,人们用早班轮船和晚班轮船的汽笛声来判断时间,航运也曾给这个小镇带来小小的繁华。我们沿堤岸前行,不久就可以看到伸到江边的码头,只是现代交通,富春江上已经没有了航班,一度荒废,近年来到东梓关,我都会来看看这个沧桑的旧码头, -
修整后的江岸,四处花团锦簇,保留了当年的白杨、垂柳、无患子和木芙蓉,脚下是江水,对岸是桐州岛岸边整齐的意杨林,蓝天下,群山连绵。尽头是个不高的悬崖,崖顶一块平地,当地人叫它庙山,一棵百年古樟下,新建一道长廊,后面是座小庙,叫越石庙。我们走近庙山,但闻清丽悠扬的越剧声从庙里飘来,走近庙门一看,古老的舞台上正在演出越剧《追鱼》,台下满满当当坐满了观众。庙墙外半围小道,紧贴崖边,一圈新建的石栏杆,其中一块石栏古色古香,上有精致的浮雕,料是早时的遗存。站在这块浮雕前,正是看姐妹山的位置,说是山,其实只是江心露出水面,一大一小的两块岩礁,听当地人说,无论江水多大,从来没有被江水淹没过,还神乎其神地说,能水涨石浮,我没有验证过,当然也只有听之任之,一笑而过。在郁达夫的小说《东梓关》中,说明末年间一对父母双亡的幼女,因唯一的兄长被拉壮丁,失去生路而跳江,姐妹山便由此而来。我们在门口长廊下休息闲聊了一阵,演出结束,便进入庙内参观,工作人员正在整理,顺便问现在这里的演出,说上下午各一场,观众基本上是游客,40元一位还有茶水和瓜子提供。 -
从庙里出来,随意穿过狭小的弄堂,村庄的建筑新旧混杂,但都可以来到长塘,也是整个东梓关村的中心,长方形的池塘里碧水涟涟,沿塘四周的道路青石板铺设,垂柳依依,亭台楼阁,古色生香,临塘的建筑,虽有各个时代的建筑,倒也和谐共存,我拐进当年的供销社,如今已是杂货加小吃,问老板娘要了一碗油渣面,坐在木条椅上,就着八仙桌,头顶上的吊扇“咕噜咕噜”地转着,这面条也夹杂着几十年前的味道了。一碗面条落肚,蹩出门外,便是长塘,烈日当空,池塘边游客还有不少,据说,这里还是赏月的好地方,是啊,踏着石板小道踱步,看马头墙与皓月倒影水中,头顶一个月亮,脚下一个月亮,月亮走我也走,一定是件有趣的事情吧!据我所知,东梓关村内还有好几个池塘,这也是传统江南古村落的元素之一,有出于风水及景观考量,有方便村民洗刷,关键时刻还有利于消防,紧挨着长塘就有一个叫冬瓜塘的,椭圆形,煞是可爱。 -
从冬瓜塘一角转出,跨过公路,便是新农居点,也就是当下最红的所谓杭派民居,白墙黛瓦,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造型符号,而是用现代设计的理念抽象的屋顶线条,但又不难在当地传统民居中找到一些元素,建筑材料选择当地材料为主,室内的布局既有传统的小天井,也有现代的生活空间。小区道路选择石板铺设,设立停车场,人车分流,满足功能美化要求。也许只样的探索,众口难调,但我想至少可以扭转千村一面,杂乱无序的新农村建设现状。 -
离开民居点,最次来到富春江边,找到东梓关上游渡口,踏上渡船,渡船不大仅够人员和非机动车上船(一人一元),随着“突突突”的柴油机声穿过平静江面,到对岸的桐州岛,也算体验了一把当年的乘船的感觉了。 -
-
-
防洪堤下的景观
-
-
-
-
-
-
-
东梓关老码头
-
-
-
庙山
-
-
姐妹山
-
-
-
越石庙·越剧《碧玉簪》
-
-
-
长塘一角
-
-
冬瓜塘一角
-
-
东梓关古建筑印象
-
-
杭派民居印象
-
-
-
-
姐妹山侧面
-
-
-
-
-
-
-
前一篇:[驴行2017.6.4]又上安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