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 上 安 顶
(2017年6月4日)
知道安顶山,大都是因为那里出产高山云雾茶和高山西瓜,记得有位本地茶道达人说过,他不屑龙井,只爱安顶云雾。安顶茶,茶色泽翠绿,汁液浓郁,香醇持久,这自然与其生长环境有关,在海拔六七百米的高山上,沐浴在云雾之中,熏陶在富春江的江风之上,严寒的冬季让病虫害难以生存繁殖,自然少受大气和农药的污染。高山西瓜,雨水难以滞留,阳光直射,西瓜糖分更足,口感自然也更好了。而广大驴友喜欢安顶山,正是那条蜿蜒在茫茫竹林,沿着潺潺溪水的千年古道,从山脚直通山顶和村庄。
我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到安顶山,光登山也不下于五次了吧!正因为安顶山景色宜人,强度适中,又有古道韵味,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都是驴友的心中喜爱的一条登山线路。
驴友登安顶山,有许多的路径。这次我们依旧选择从里山镇的大坞底上山,沿着熟悉的古道,喁喁而行,时而看看清澈欢快的溪水,时而瞧瞧路旁的茶园,烂漫的山花,呼吸着竹林里清新的空气,脚步悠闲而轻松。
穿过村中的大理石台阶,昔日破旧的小山村,已经旧貌换新颜,一栋栋漂亮的小楼,错落有致,依山而建,乌黑的柏油马路蜿蜒而上,直通山顶,看来这些年,依靠便捷的交通和价格不菲的高山云雾茶,还有西瓜、竹笋等高山农特产品,村民已经过上了富足安康的生活。过了村庄,便是连绵的茶园,虽然已过了采摘期,勤劳的村民也早已在茶园里忙碌起来,翻土、除草、修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啊!看着我们空闲爬山,茶农笑着说,“不如来帮我们挖地出汗,我们这也叫锻炼身体呢?!”这笑声中,透着那份质朴,还有从没见过,心底里透出的那份自豪!
石砌步道依山直上龙山顶电视塔,层层茶树按等高线随势而植,在这里,茶农就是大地的艺术家,茶树构成一条条柔美的线条,画就一幅美丽的茶园美景。虽然我数次来到安顶山,却是第一次登上龙山顶,山顶上除了高耸入云的电视塔,几块卧牛般的巨石,是观景的好地方,站在岩顶,秀丽的富春江一览无遗,那江中的沙岛历历在目,新沙岛、东洲岛、五丰岛,依次排列,直达三江口,只是今天空气中雾气未尽,有些朦胧的感觉,远山,近水,绿水,青山,江面上船影往来,已经让我有几分陶醉了。
从龙山顶下山,来到大田挡,安顶山的茶园,就像一片景区,游步道、观景台、农家乐、停车场及相应设施一应俱全。山岗上古树林下的观景长廊,鲜花盛开,凉风习习,远处山峦叠嶂,是一个歇足赏景的好地方。
我们稍作停留,沿山岗上的公路前行至杨树垄岗高山西瓜基地下山,陡峭的山壁上硬生生抠出的泥土上,种上了一棵棵西瓜秧,正在顽强地生长,同行的驴友说,山下的西瓜已经落市,这里的西瓜才刚开始采摘,山下的西瓜一元一斤,这里的西瓜就要五元一斤,看看眼前这岩缝里生长起来的西瓜,不知要比山下要多花几倍的辛劳和汗水,这几倍的价格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从山岗颤颤巍巍下山,山脚是一片毛竹林,走出林间的毛石路,便是灵桥镇的蔡家坞村了。
熟悉的古道,不同的身影
溪水伴我行
茶农早早地在山上劳作了
电视塔
眺望富春江
农居
大田档
回首
高山西瓜
蔡家坞路口
蔡家坞村的标志性建筑,早年的大会堂,如今的文化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和避灾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