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下)

(2011-04-26 21:02:18)
标签:

杂谈

分类: 足迹印记

        问脉徽杭古道(下)

   蓝天凹,在网友的游记和攻略中久闻大名,那山门上“篮天凹”奔放的三个大字,也早已深深留在脑海里了。

【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下)

 【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下)
    那是一片开阔的山顶坡地上,碧绿的草甸里一条石板路弯弯曲曲地缓缓向上延伸,路边草丛里的小溪水汩汩地流淌者,一些叫不出名的白色的、黄色的小花散落在草丛中,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外耀眼。左侧高高的山峰,怪石嶙峋,巍然屹立。沿小径而上,几处专门为背包客准备简陋的木屋一字排开,门前一片平整的场地和一大堆木柴,是专为驴友晚间篝火和露营准备。【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下)
   沿着山坡,直奔三、四百米,便是山岗。“哇......好美啊!”每一位登顶的驴友无不发出兴奋惊讶的呼喊。极目望去,但见:豁然开朗,远处山峦起伏,似群龙飞舞,青黛色的山峰叠嶂,在薄薄的轻雾中,似梦似幻。危岩下灰白色的古道逶迤在绿色的草甸中,望不到头,阵阵微风吹来,沁人心脾,一切烦恼随之烟消云散。。。。。。【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下)
   这里海拔已是1050米,是浙皖分水岭,是上清凉峰的基地。大家或站或坐,或卧或躺,久久不忍离去要不是领队的多次催促,真的忘记了时光的流逝也。
【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下)
    下得山来,两座巨大的山岩巍然屹立在狭长的古道两旁,地势极为险要。它和鱼川村附近的“江南第一关”一起构成了徽杭古道上的两道险要雄关。 
【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下)(本图片来自驴友照片)

  古道右侧的一山脊上石阵很有气势,似烈马奔腾,顺山脊而下,我们叫它“石长城”(博友竹叶清清告诉:上图的关隘叫龙门,下图的山叫鲤鱼山,意谓“鲤鱼跳龙门”)

【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下)

   约莫一小时,我们便下到山脚的永来村,村里的房子墙大多是小石块砌成,黑色的小瓦,虽然简陋,与自然融为一体,环保而实用。

【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下)
     出山门,录门后对联:一千年徽商足迹尘封雨融,三十里古道遗踪继往开来
【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下)
     出山门,行建设中的公路约两公里,便是浙基田,已是浙江境内了

【随感】

   一、古道之古:博友告诉我古道修建于宋宝佑年间,可见历史之悠久,然此之前行路更艰难,风光应该更美吧!

   二、古道之闹:随着交通的便利,古道作为货物流通、人员往来的功能在减弱,但大批游客尤其是驴友兴之所至,古道的春天应该重新焕发了。

   三、建设与保护:失去了原始自然,也就失去了古道的韵味,开发得慎重,尤其是小水电和农庄。徽派建筑博大精深,古朴典雅,应该传承,当然可以用一些现代建筑材料。
   四、收费与服务:古道从不收费到收费,从收10元到30元,不要说应该提供一些必要的服务,至少应该清理一下古道两侧的白色污染物吧?当然游客也应该将其带下山的。
   五、行政区划与交通:这是个大题目,永来村以外就是浙江临安的清凉峰镇了,从该村到绩溪县,公路绕道要上百公里,明显不利于老百姓的生活、生产、管理和经济发展,不如划给浙江。就像交通,公路至今未通,何谈公交,有些矛盾纠纷的解决难度可想而知。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