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上)

(2011-04-25 13:52:10)
标签:

黄茅培

徽杭古道

gb2312

江南第一关

下雪堂

分类: 足迹印记

问脉徽杭古道(上)

    蓝天凹、黄茅培、下雪堂、江南第一关、清凉峰、逍遥河、鱼川、浙基田,这一个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地名,被徽杭古道串联起来,又号称“中国第三古道”、“华东第一徒步道”,向往憧憬之感油然而生。

    绩溪处于徽文化的中心地带,当年富甲江南的徽商,就是沿着这条蜿蜒崎岖的山间古道,由徽州一步一步走到杭州、上海、苏州,继而沿长江上溯,在大江两岸建立起了一个个庞大的商业帝国的。如今徽杭两地甚至全国人们津津乐道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北大老校长胡适,甚至胡总祖辈,当年或许就通过这一古道走向了外面的世界,开辟了广阔天地。

    四月二十四日,正是人间四月天,风和日丽,春风拂面,我们和富春论坛的八十余位驴友,清早出发,一路沿风光秀丽杭徽高速,十时许下来到古道的起点鱼川,开始今天的徒步之旅。

    鱼川,典型的徽派小山村,村内石板铺就窄窄的小巷,粉墙、黛瓦、马头墙、砖木石雕、彩绘的高脊飞檐,透出浓浓的徽派特征,无奈驴行匆匆,来不及细细品味。【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上)

【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上)   出了村,跨过一座古桥,迎面是一片田园风光,青青的麦苗拔节成长,大部分的油菜结出了幼籽,顶部残余的几朵油菜花,迎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青苗的芬芳,土质的古道在田间曲折延伸,柔软舒适。约里许,沿小河而入,越过白墙黛瓦的古道饭店,买过进山的门票,饭店门口的一座小桥,被驴友称之为“江南第一桥”,倒也有几分景致。

   【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上)
【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上)    古道在慢慢提升,说古道,起始段已翻修一新,水电站的建设使河水改道,露出白花花的巨大岩石,对岸的一个旅游项目开发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不知是得还是失?

【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上)      路下那一泓清水,清澈见底,水面泛起层层涟漪,那是一条人工坝后的美景。
【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上)    高度在提升,古道左边的山崖直上青天,右边如临深渊,狭窄的石级一步步搁置在空中,设计合理,修建稳固,看得出这在当年徽商所花的心血、汗水和金钱是难以计数的。

  【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上)
【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上)   这一段古道像一条丝线悬在崖壁的中间,而中间打了一个结,便是“江南第一关”,由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赞为江南第一。屹立“江南第一关”,确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徽杭锁钥”道出了关隘的险要。

【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上)
【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上)    当山民肩挑背抗艰难地跋涉在这样的山涧小道上,豆大的汗珠顺着双颊淌下来,打湿了衣襟,这时歇歇脚,喘口气,能够喝口水,那时何等的享受。“施茶亭”就是这样的建筑和施舍的方式,想必当年一定有乐善好施者来做这件事的,如今也还能为我们这样的游人躲避风雨,歇歇脚,吹吹那山中的习习凉风,也叫功德无量吧!

     

【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上)

   经过三、四公里的艰难爬坡,是一段平路直达黄茅培村。这里的山坡土层较厚,山体变缓,山上光溜溜山核桃树仿佛同时在梢头吐出鹅黄的嫩叶。

【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上)

    出黄茅培,一条机耕路已经通达,古道也早已湮灭在公路中,唯有青山依旧,绿水常流。

 
【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上)
   行三里,我们抄近路,直上下雪堂,下雪堂居住着几户山民,还有一座颇具规模的山间旅舍在建设中

【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上)

 

【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上)

又是爬坡,又是古道,直到蓝天凹

【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上)

【驴行日记2011-15】问脉徽杭古道(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