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与理解《式微》诗歌赏析练习题

(2020-07-18 16:59:41)
标签:

教育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9分)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1) 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3分)
    A. 这是一首先秦时代的诗歌,表达对统治者让劳动人民在漏水环境中工作的不满,体现了《诗经》的现实主义风格。
    B. 全诗短短 32个字,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相整合,参差错落,能充分地表达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
    C. 诗歌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押韵和谐,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D.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解析】A选项中,错在“表达对统治者让劳动人民在露水环境中工作的不满”, 根据诗歌内容可知劳动人民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处于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表达了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
(2)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4分)
    运用了设问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劳役者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容易穷尽,同时也容易引人注意。前一句采用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深思;后一句采用反问句式,更有力地表达了对君主的怨怒。
(3) 这首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本诗描写了劳役者的非人处境,表达了劳役者的盼归之情,抒发了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