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10分)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 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3分)
A. 这是一首古老的恋歌,跌宕起伏,缠绵悱恻,婉转动人。
B. '青青子衿"和"青青子佩”, 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C. 本诗主要通过对女主人公的动作描写来抒发因约会不遇而产生的不可遏制的失落惆怅之情。
D. 末尾的内心独白,通过夸张手法,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女主人公强烈的情
绪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解析】C选项中的“动作描写”表述有误,本诗前两节是心理描写,第三节是动作描写。
(2) 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9分)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1) 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3分)
A.
这是一首先秦时代的诗歌,表达对统治者让劳动人民在漏水环境中工作的不满,体现了《诗经》的现实主义风格。
B. 全诗短短
32个字,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相整合,参差错落,能充分地表达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
C.
诗歌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押韵和谐,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D.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6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溪。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 下列对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 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 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 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 这首诗表现了主人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6分)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3分)
A. “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陆游是南宋爱国词人。
B.
“驿外断桥边”说明了梅花生长地点十分偏僻;“更着风和雨”表现了梅花生长环境的恶劣。
C. “无主”既指梅花无人照管,又指梅花无人赏识;“无意”表现了梅花的不思进取。
D. 词中的梅花寂寞凄凉,但高洁品格不变,正是词人自身的写照。
【解析】C项“不思进取
(六)名著阅读,完成1-2题。 (6分)
1. 傅雷夫妇的大儿子傅聪是著名的 钢琴家,小儿子傅敏是 英语(特级)教师。 (2分)
2. 你打算将《傅雷家书》推荐为参选班级“亲子共读书目”, 请你根据这一目的,写一段简明的推荐语。 (4分)
示例:《傅雷家书》既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也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本家书字字珠玑,字里行间充满着父亲对孩子的般殷期望,包含着对人生、对艺术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对世界的高尚情感。所以,这本书适合父母和子女共读。
(六)名著阅读,完成1-2题。 (6分)
1. 《傅雷家书》中,傅雷把自己认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文学批评《人间词话》推荐给儿子傅聪,告诫儿子真诚才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
(3分)
2. 《傅雷家书》中写到:“一个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北冥有鱼》完成第1-42题。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有误的一项是( &n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6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别。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激,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蘧。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山无麓,乍入谷,未有奇。沿溪曲折行数里,草木渐秀润,山竦出,崭然露芒角”。水声锵然鸣两峰间,心始异之。又盘山行十许里,四山忽合,若拱而提,环而卫者。嘉木奇卉被之,葱茜酿°郁。风自木杪起,纷披震荡,山与木若相顾而坠者,使人神骇目眩。又行数里,得泉之泓澄淳溜者焉。洑出石罅,激而为迅流者焉。阴木荫其颠°,
幽草缭其趾。宾欲休,咸曰:“莫此地为宜”。即下马披草琚石列坐诸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6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首联“青山”“白水”从色彩角度写景,“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
白水的动态。
B. 颔联“孤蓬”是比喻手法,照应诗题中的“友人”, 表达了诗人壮志满怀,豪情
万丈之意。
C. 颈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隐喻诗人对朋友依
依惜别的心情。
D. 最后两联“浮云”“落日”之景与“游子”之“意”、“故人”之“情”交融,拓展意境。
2.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 (3分)
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6分)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词的上阕通过描绘缺月、疏桐、孤鸿等景物,渲染了凄清孤寂的氛围。
B.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两句在词中渲染出寂静清冷的气氛,烘托出词
人恬淡闲适的心情。
C. “惊起却回头”一句描绘了孤鸿被幽人惊动,飞起后又回头张望的景象。
D. 这首词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
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2.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