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二门徒 之 孔鲤

(2012-11-02 23:06:41)
标签:

文化

我是孔子的独子。

我生的光荣,但是默默无闻的死在了老爸的前面,那是公元前481年春天,秋天时候颜回也死了,颜回是老爸当作儿子看的,很满意的“儿子”,尤其是相比我而言。

老爸19岁,新婚一年后,老妈幵氏后就生下了我。

当时老爸因为用很奇特的方式获得了贵族的身份,而且从宋国取回老妈,在当时的曲阜是一个冉冉升起的才俊,所以喜得贵子这件事都传到了鲁昭公耳朵里,于是送来一条大鲤鱼以示祝贺。

老爸有点受宠若惊,所以直接就把这条鱼的名字按在我这里了,我姓孔,名鲤,字子鱼。

不过我这辈子吃的最多的不是鱼,而是肉干,有牛肉的,猪肉的,都是老爸的学生当学费送来的-----有一段时间,老妈甚至开了个经营肉干的小食品店,这方便了学生,也方便了邻居,你想啊,学生们要交学费,拿来肉干,拿来多了,可以找回谷子;肉干不够,可以用其它东西来抵;而邻居到店里买到新鲜的、本地产的农副产品,而且都知道是谁谁家的,何乐而不为?

我觉得老妈蛮能干的。

不过老爸看不上这些生意啥的,就像他看不上子贡的生意一样。

老爸喜欢的是读书教书带着一大帮人做大事,白天上班,下班上课,也忙的不也乐乎,他俩各忙各地,我呢?也就成了两个人的助理。

在店里,是店小二;在学校里,也是老爸身边端茶倒水的助理。

不是我因此就找到了没有好好学习的借口,我承认我没有像血缘一样嫡传老爸的学问,甚至在举止行为上,也不像高大魁梧、能歌善射的老爸,我比较寡言,也很怕老爸,在他面前,我总是悄无声息,脚步也是。

但是再小心,还是被老爸喝住,一次问我,读诗乎,我老实回答,没读,他不高兴的说,不读诗无以言;还有一次,他问,读礼乎,我答“没读”,他更生气,“不读礼,无以行”。

还有一次,他又问我,知道《周南》和《召南》吗?我大概知道这是两章诗经,还可以唱的,但是细节不甚了了。老爸又批评我,甚至让我正墙面而立。

反正我不懂啥,恰恰被他问个正着。

即使这样,来自陈国的小师弟陈亢还以为我老爸为我开小灶了。甚至还有一段时间,学生们认为我老爸没有把知道的全教给大家,搞得我老爸自己表白“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在这一点上,学长学弟们多虑了------即使老爸点我的诗礼乐,都是当时的主修课程而已。

至于大家有时候常常不能全部明白老爸所讲的君子智仁勇的道理,也很正常,一是因为学生们理解力不同,颜回都说老爸“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二是因为老爸本身的学问也是在不断演进,不断精深的-----比如给他影响很大的“易经”,他50岁才看是“韦编三绝”地钻研。

我是他的独子,而已。在老爸和老妈之间,我怕老爸,亲近老妈。他俩关系也一般,离多聚少。在老爸周游列国的14年中,我基本上在曲阜大理家里的事情。老妈死的时候,老爸派了子贡回来打理一下后事。

在老爸68岁荣耀回国的时候,妈妈已经死了2年了,但是我依旧悲伤,想起来就会流泪,会哭出声来,因此,还是被老爸训斥了。

我是他的独子,而已。

也许在他看来,我的最大贡献是,留下了一个儿子叫孔彶。他通过小学弟曾参,得到我老爸他爷爷的嫡传,思想上写了《中庸》,就连言行上,他也像他爷爷。

好吧,隔代遗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